2000年底完工的长风大桥位于205国道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境内,根据设计标准应抗百年一遇洪水,工程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2001年7月被浙江省交通厅质监局评定为“优良工程”。
一座耗资上千万,还被浙江省交通厅评为“优良工程”的大桥,启用10年就昂首跨入“桥裂裂”的行列,出现裂缝、墩位下沉的状况,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建桥者的工艺、技术,或者说很难让人相信这里面没有猫腻。
据了解,此桥如果完全修复,至少要到10月初,维修、护路、支付值班管理交通工人的工资……这些费用加起来又需搭进上千万。一建一修,这座桥的整体耗资已经达2000万。要知道,修桥筑路这些费用大多来自地方财政,当地纳税人的钱被如此多用、滥用,相关责任人理应受到惩罚。令人遗憾的是,事发3个余月,问责机制却一时“哑火”,至今无人应责。

其实豆腐工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即便是一些“优良工程”还是一样会摇身一变成了豆腐工程。其实让我们看看这等事情发生不仅仅是施工的责任,同样掺和着更多人的责任。
当然,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建筑相关方面的原因。这些豆腐工程让我想起了我家乡的那座桥,因为这些座桥是老百姓的“血汗桥”,我说出这三个家完全没有一点儿的夸张,因为这座桥完全是由老百姓自己用血汗钱筹集起来修的,可是老百姓并不懂怎么个修桥,只是交了钱等着大桥的修好。可是事情并非如此发展顺利,最后因为湖南去年因凤凰一大桥倒塌,而国务院高度重视须对湖南省内所有大大小小的桥梁进行检查,其中就检查到我们的这座桥不合格,存在质量问题,所以桥没修好,一个桥架子在那几年了也没有管了,老百姓的血汗钱也并未收回,血汗桥更是未通。
其次,我们注意到长风大桥被评定为“优良工程”,缘何一豆腐工程而成为“优良工程”?而且还是被省交通厅质监局所评定的,这一点不能不让我揪心,更让我怀疑,你个质监局究竟是吃干饭的还是拿干拿血汗钱的?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些重大工程的开始是需要一些部门进行检测评定的,否则是不可以修建的,因为这个检测而且还评为了优良工程,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内幕。难道局里养着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难道就是搞一大堆科学术语迷惑群众?
最后,这责任问来问去也问不回老百姓的血汗桥。长风大桥出了问题,承建公司却说衢州经济不发达,当年只能采用造价低、时间快的方案。一句经济不发达就把自己的责任给销掉了。浙江省交通部门则说,等大桥抢通方案完成之后,将邀请有关专家对当初大桥的设计方案等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设计和质量问题,将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问来问去只会绕出一个怪圈,永远都是没有责任心的人在问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