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制如不“十月怀胎”将“流产”
作者:冰海凌峰
工信部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整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全面实施手机实名制提供法律依据。这意味着,旷日持久的手机实名制终于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为全面推进理清障碍。
对于手机实名制不同于前段时间上说的火车票实名制,一来没有那么多的问题,不存在什么黄牛党;二来没有火车检票因实名制的那么麻烦;再说也不会是说因为时间的耽误而牺牲什么乘客的代价等等问题。我上次在博客写到一文《火车票难以根本解决的三大问题》中提到我并不认同火车票实名制,但关于手机实名制我认为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但有一点,冰海凌峰认为必须进行“十月怀胎”成熟后方可出台,切不可强行出生,否则将会“流产”。
其一,来谈谈为什么手机实名制需要推出。
冰海凌峰曾关于这个问题在一篇关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博文说到过,可以因为实名制能够在一定程度而有效的解决手机网络涉黄的犯罪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也提到,要完善建立对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管控手段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行手机实名制。对手机实名制可以更好的管理手机涉黄,对侦案也有很大的方便,所以说手机实名制还是需要的。
其二,为何说如不“十月怀胎”将“流产”?
首先,手机实名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迟迟没有出炉。在2005年时,它曾引发业界的大讨论,根据当时的情况,原定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但后来却不了了之。而日益泛滥的黄毒却让手机实名制如箭在弦。据了解,目前我国手机用户超过7亿,约有一半,即4亿用户并非实名登记。如此多的非实名制手机需要进行实名登记绝非一年半载能完成的事,而且还有许多地方性问题,所以还需要进行逐步的试点。
其次,手机实名制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个人隐私信息。这一点可以说也是相当重要,就比如说在3·15央视曝光了个人信息盗卖链条,百元买走千条机主信息,令人瞠目。虽然这种明目张胆的信息交易势头被打压下去了,但引发的担忧却在延续,业界呼唤更严密的保护措施。所以隐私保护方面的措施必须进行完善,得以很好的解决,否则手机实名制的推出必将出现“流产”或“难产”。
最后,实名制的有效推广面临着很多现实矛盾。首先是身份证鉴定难题,包括身份证本身的真伪,代理渠道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鉴定执行?其次,代理商管理问题。目前手机号码的销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代理渠道,如何梳理渠道是运营商的一大难题;第三,现有用户如何实名登记?目前后付费的手机用户基本已全盘实现实名制,只有大量的预付费用户仍非实名制,如神州行、如意通。另外,出于某些原因,很多人并不希望出具真名。出于特殊的需要,很多人会频繁地换号。
最后,冰海凌峰对此认为,手机实名制一定要推出,但并不是如今不成熟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更不可强行推出,否则这不经过“十月怀胎”酝酿,怎不会“流产”或“难产”?何以生成健康的手机实名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