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峄山侧记

听说峄山多奇石。又听说是秦始皇东巡在此驻足,由此留下第一块李斯小篆笔迹的地方。自己居泰山脚下,热心泰山石文化,还随波逐热地藏了回石头,趁出差鲁南之际,急忙忙地绕道造访。
出孟子故里邹城市区东南行二里许,一脉五百米左右的青山拔地而起,迎面扑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坡嶙峋突兀、大小错落摆开去的石头。远望一片石头,近观石头一堆,整个的由奇石堆出来座奇山。怪不得峄山名称来由注为:“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峄焉”。果然名符其实。
1.新修的牌坊
2.由奇石堆成的奇山
站到山的正南面,穿过崭新的牌坊往上看,峰如垒卵,大小亿万,形态各异,斑斓缤纷,宽阔者里许,高大者数丈,小的也有房屋那么大。山门里边便是作为峄山象征的子孙石,
3.子孙石
4.子孙石
还有夫妻离别形状的夫妻石,变幻多姿的五巧石,神秘莫测的八卦石,至于日石、月石、钟石、鼓石、鱼石、船石、静石、风烟石……形禽似兽,像仙若人,拟物如画者,无以数计。石头虽多,并没有两块是完全相同,一块石头一个形态一种韵味,一块石头一个景色一首诗,或原始质朴,或坚硬单纯,或奇巧天真,拼合出世间最真最美的天然艺术;每块石头再有一个形象动听的名字,包藏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知情人讲出一个相关联的传说故事,石头一下子具有了生命的灵气,包涵起世间万象。峄山之美在奇石,奇石之秀在灵气,峄山虽小,有了这遍地灵秀的石头,就能不卑不亢、坦坦荡荡、独居风姿地傲立于名山峻岭之林。
5..八卦石
6.八卦石
7.鼓石
8.将军石
9.听风石
山由石垒,垒石生洞,有名的就四个三十六洞天,另有七龙洞。由东路攀登,入口平坦处第一个景色就是居七龙洞之首的盘龙洞。洞蜿蜒长几里,上下通达,左右纵横,曲折幽深,高阔处人可跳跃,逼仄处只能爬行。洞底可容百人的开阔处,顶上三块石头卡着一口硕大石钟,高高悬起,石与石之间一隙见天,形象地解说着重与轻、安与险,乍一见,不由得侧身躲闪,继而惊叹不已。洞里有水,地上细流,顶上露滴,高下悬珠之处形成小瀑布,东南劲风从洞口吹来,水起微澜,声吟叮咚,出口时有烟霞升腾。石多洞多缝隙多,水土涵蓄得好,满山草木繁茂。途中的孤桐书院,孤桐在《尚书.禹贡》里就有记载,如今孤桐不在,书院无存,仅留下一片遗迹,一段史话。
10.石洞
11.逼仄处人只能爬行
再向前,来到主峰五华峰下,只见五块突兀巨石插天抱立,如仙人巨掌,似莲开五瓣,那气势,那神韵,不亚于泰山岩岩。真是大有大的气概,小有小的风骨。
12.从山顶上俯瞰
过主峰向西朝下走,路右安卧一长方巨石,上刻“邹鲁灵秀”四个大字赫然入目,落款王尔鉴。方知道雍正年间做过皇帝师傅的饱学大儒王尔鉴曾任过邹县县令,至今仍传唱“王尔鉴,做知县,十天案子七天断,留下三天登峄山”的民谣,连做学问务正业的皇封大员也抵不住诱惑,峄山美景极致就可想而知了。其实当地妇孺皆知的,倒是大旱之年王尔鉴巧谏皇上免纳皇粮的传说。他任县令六载,为官清廉,体察民情,办了很多好事,人们还说这位有背景的大吏,家境并非豪富。这些早以载入县志,更要紧的是,百姓们以口传之,以心记之,代代不忘。
13.雍正年间饱学大儒王尔鉴题写的“邹鲁秀灵”
14.纪念孟母的断机石
15.
断机石的游人
由此,想起了王尔鉴带太子四处寻找木鱼石的故事;由此,想起了此行的又一个目的。于是,开始寻找可收藏的石头。仔细寻察才发现,与千奇百怪的大石头正相反,小块石头少而平淡,寻来找去,终无一得。沮丧地靠在石上,看一伙伙游人对着石头指指点点、评评说说,或争论或赞叹,然后带着欣赏后的满足欢乐而去。怪不得有人说:上古年间,山上是祖先撒下的一把璀璨的珍珠,后来有了贪欲的人拾为己有,再后来由抢夺引起争斗不息,祖先一怒之下,将珠宝统统点化成大石头,从此峄山石只可远观而不可摄取了。传说总是传说,而眼前的现实不正在向我宣示:由大自然的大手笔造下这些磅礴大气的奇石乃天下之公器,不可为一士一己而私之。
16.仙月台石
17、鱼石
我愕然。抚摸着无所不知的八卦石梳理缤纷的思绪。说不上为什么,一直对石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起初,石头予我一份亲切,这大概源于并不遥远的童年,它是乡下孩子手中常见的玩具。酷夏,石子握在手心里,凉沁沁的,留一份清心的陶醉,得一种纯粹的情趣。后来,审视石头总有种神秘的感觉,石头从洪荒走来,阅尽人间沧桑,看透人情世事,能言终不语,让人敬畏,引人遐思。再后来,以收藏石头为欣慰,想当今,只有石头是大自然赐予的,不需要金钱权力交换只需劳其体魄而得到的清品,拣而藏之,可去懒惰拂铜臭,以坚贞的石品律己为人德性,蓄养清正高雅之气,也算人生一大快事。而眼下,面对峄山石坦坦然立于天地之间,公之于世,献美于民,万众共有之,豪庶同赏之的浩然大气,那种见美欲私的心怀不又显出狭小来吗?真是山小石头大,形大心大气度大,峄山有这些天然疏荡、坚韧雄奇的大石头,才具有内在的经久不衰。来此地赏石的人们,在以穿行于石头间的沉重砥砺欲藏欲私的欲望之后,终会获得永远属于自己的博大艺术,留住一个豁达纯正的情怀。
18、通明天宫里的建筑“凌霄”坊和角楼
19、通明天宫门前石碑系原物
20、古碑阅尽人间沧桑
天色将晚,游人渐稀,沿前人走过的路走下山来。再回望,满山石头已与山川草木融为一体,怀想着山石天真地秀的本色真味,轻松归去。
21.山口牌坊前的麒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