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 山 女 儿 茶

(2009-05-15 10:20:31)
标签:

茶文化

旅游

分类: 文学散文

 

泰 <wbr>山 <wbr>女 <wbr>儿 <wbr>茶 

 

古名山产名茶,泰山自然在其中。喜人的是,伟丈夫形象的泰山上出的名茶,偏偏是纤纤细细、娇娇嫩嫩的女儿茶,可谓天作之合,刚柔相济。未品其茶,先获得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情致。

泰山女儿茶,最早记载见诸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泰山中人摘青桐芽点饮,号女儿茶”。据史籍中说,泰山扇子崖阴谷“多青桐,曰青桐涧”,每逢初春,青桐吐绿,山民采摘青桐嫩芽精心泡制成茶,大约因其外形纤巧,味道鲜嫩清香而谓之女儿茶。又一传说:乾隆登封泰山,途中问茶,山中居民一位美丽的少女献上女儿茶,乾隆饮之,清香爽口,龙颜大悦,钦点泰山女儿茶为御用珍品。传说仅是传说,由此可见,女儿茶在清代已成为上流社会不可多得的高档饮品。《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品茗颇有造诣的贾宝玉酒后消食,选用的就是女儿茶。可惜这女儿茶的制作方法久已失传。

    近年来,泰山居民将其开发问世,并且由茶叶专家以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研究培育出适应泰山土壤气候的女儿茶新品种,已在泰山上培植茶园上千亩。新茶品质极佳,含多种有营养价值的微量元素,叶体肥厚坚洁,茶色碧绿清澈,饮之有醇厚的板栗清香味道。茶叶里有“泰山”的风景,有“女儿”般的舒卷清纯,从此,远道慕名前来的广大宾朋再不愁喝不上买不到女儿茶啦。

     然而,时至今日,登泰山饮女儿茶,最富情趣的去处仍属四槐树。

    走泰山中路,过壶天阁,穿柏洞,就到了四槐树。这儿住着一户人家,搭起一座草亭,高高挑出一个木制茶壶形招牌,便是女儿茶茶馆,游人望之生津,不由地脚下生风。

茶馆里用的女儿茶倒是从青桐涧采来的青桐芽,不过,配上了泰山何首乌、枸杞子、黄精、红枣等中药材,已非旧时正宗。但细细品来,仍觉“清香醇厚”。茶亭内外一应器具皆用自然草木根皮建造,磨久光滑,质朴别致。亭外栽植野花山草,亭内四周挂满根雕,或鹿角或羊头,似虎象马,因物赋形,意趣天成。

茶馆西邻中溪,四环青山,极是清幽。若选在一个细雨微风飘摇的午后,或独自或邀一两位知音好友,坐在朴拙的草亭木窗之下,面对着一袭青衫提瓦罐续水的茶博士,围一盏红泥火炉,握一杯温热香茶,悠然自得的观云看松,侧听雨打桐叶萧萧声,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四人得其乐,若是遇上个粗心大意之人,还可留个清火解渴的作用,可谓神趣幽幽,其乐融融,以一抔净土,一杯清茗,滋润着或枯寂或丰实的人生,点点滴滴超越时空,慢慢融入“泰山茶熟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的美妙境界里去了。

喝茶入了境界才谓品,品茶实在是门学问。在我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缘结佛门道家,有唐代“茶味禅味是一味”、“吃茶去”的禅语为证,且茶文化广传海外,历史悠久,影响远大,学问精深。论此,我确乎不在行。只是觉得茶馆比之酒肆清雅得多,平民化得多,历来是消闲小憩的精神乐园,无论贫富高下,渴与不渴,谁都能来此小坐片刻,寻一方放松心灵的天地,由淡淡茶香的引领,走向诗,走向画,走向音乐,走向哲思。待到茶淡了,风住了,雨歇了,日也暮了,身心也全放松了。更何况置身泰山风景画中这样的草庐茶馆、捧一杯天然清澈的女儿茶呢?

实在是客来之意不在茶,在乎山水之间也。

 

1、泰山大观峰

泰 <wbr>山 <wbr>女 <wbr>儿 <wbr>茶

 

2-泰山茶园

泰 <wbr>山 <wbr>女 <wbr>儿 <wbr>茶

 

3、制茶

泰 <wbr>山 <wbr>女 <wbr>儿 <wbr>茶

 

4.四槐树茶馆

泰 <wbr>山 <wbr>女 <wbr>儿 <wbr>茶

 

5、慕名前来的茶客

泰 <wbr>山 <wbr>女 <wbr>儿 <wbr>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动物悟语
后一篇:时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