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大事的多是“好”老师?
文/ 落寞三秋月
……………………………………………………………………
http://s16/middle/5ebb9624hc3fc508eccaf&690
(图片来自网络)
在谷歌里键入“猥亵学生”四字,可以有13500000个搜索结果。
从灯红酒绿的都市上海到偏僻贫瘠的甘肃陇西,从北边的怀柔到南边的涟源……很多地方都爆出了两个令人作呕的字眼——猥亵。被猥亵的是无辜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和希望;猥亵她们的则是香火牌上除了双亲外最受尊敬的人,所谓的“灵魂工程师”。
那些敢于伸出罪恶脏手的衣冠禽兽、“爆破幼小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也曾是所谓的好老师。他们中有的德高望重,桃李遍天下,在某一教学领域取得辉煌的成果;有的在学校担任领导干部,受到连年表彰,是提拔对象;有的是青年才俊,刻苦钻研,教学成绩斐然。如此,人们必然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出大事的多是“好”老师?
国家虽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认为应试教育有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智育目标狭隘、阻碍教学改革、造成师生教学负担过重、扼杀创造力等诸多弊端,但是就当前教育体制基本还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成绩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广大城乡接合部及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好”老师,他们不怕自己“苦”,更不怕学生学业负担重,采取很多“有效的手段”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提上来了。这些人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是宣传办学的大功之臣。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教学成绩和获得的荣誉、影响力,至于他采取了什么“有效手段”提高成绩的,人们不是很关心,更不会深究,只道他是“能捉老鼠的好猫”。
由于教出了好成绩,他们便成了“好”老师。有的成了骨干,有的当了领导,有的成了独领风骚的研究者。于是乎,有了更好的“补课”理由,有了更好的“补课”场所,当然更少了怀疑的目光和监管的眼睛。这些“好”老师语言更大胆,手足更难自制,行为更放任了,最终成了衣冠禽兽,教育队伍中的败类。
这些“好”老师,要么不出事,要出事就是“大事”——往往跨度是几年或十几年,牵扯到的是好几届或多名的学生,这又是为什么呢?普通老师做了惩戒、体罚之类的坏事,学校会很快发现并处理解决。而这些“好”老师做事隐蔽性很强,隐藏极深不易发现。一旦有“蛛丝马迹”或“风吹草动”,学生家长顾及自己子女的名声及前途不会“撕破脸皮”,终究选择隐忍,领导也往往碍于情面或顾及学校形象只做“内部消化”。某些法制观念淡薄的领导者甚至认为“就摸了几个小女生,再怎样也不至于丢饭碗、蹲大牢”,为了学校的发展考虑,家丑是万万不能外扬的。
纸实在包不住火时,火势怎么会小?烧出的怎么会是小事?
http://s12/middle/5ebb9624gc3fca50d460b&690
http://s5/middle/5ebb9624gc3fca5127274&690
http://s15/middle/5ebb9624gc3fca524f2be&690
http://s7/middle/5ebb9624gc3fca5284276&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