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small/5ebb9624gbdad6e1c9496&690”意已决中国教师低收入
文/ 落寞三秋月
………………………………………………………………………………………………………………………………
先前曾听人煞有介事地说,中国的官员分24级,当老师的可以勉强算作最后一级,所以呢?“教师可享受公务员待遇”。这个“可”字用的好呀!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教师脖子上的下巴刚好搁在一条叫“公务员”
的绳子上。好一段时间——确切点说是十几年来,我都暗地里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先,赞美伟大的黄帝、智慧的仓颉。他们创造的“师”(繁体)字,左边构件貌似“官”的下半个,右边的构件貌似人民币的“币”字,左捏权,右拿钱。太妙了,绝美地阐释所谓的“教师半个官”,“可享受公务员待遇”的深邃、精辟的道理。
直到有一天,大家都看到:
美媒:中国教师的薪水低于许多国家
北方网:中国教师工资世界垫底 大学教书收入不及应届生
中国教师收入全球几乎垫底,甚至不及战乱中的埃塞俄比亚
……
http://s16/middle/5ebb9624gbdad85d07eaf&690
于是,我再去审视那个“师”字,我发现错了,理解全错了,伟大、智慧的祖先把我们戏弄了。“师”字不是“左捏权右拿钱”,而是左边是“垖”字半个,右边一个“帀”。“垖”和土堆的“堆”同音同义;“帀”和“匝”同音同义。放在一起,所谓的“师”即是“四下里许许多多土包子(小土堆)”的意思。再解得详细点:
1、“师”的高度是略高于“尘面”的层面;
2、“师”的广度许许多多以至于不计其数(多了就不稀罕)。
3、“师”的本色是“土黄”、“落叶”、“弃菜”的颜色。
4、“师”的本质是“塕人相轻”,各顾各。
……
如此“师”意,怎能不是低收入者?
兜了一圈回来,祖先还是伟大、智慧的祖先,而那个举一日之功即可“终生为父”的“师”,名义上是高高在上,而事实却是低低在下的。
称人为“师”竟然可以有笑他是“土包子”的意思?可笑之余又令人后怕呀!
http://s16/middle/5ebb9624gbdad6e179b2f&690
老祖先造字到韩愈先生在《师说》里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已过去2000多年,到贾平凹先生在《废都》说“九类人是教员,三珍五味识不全”又过去了1000多年。
经过多少代“师”的努力,“师”被放上了神龛,置于“天地君亲”之下,在“萝卜一担充师值”、“勒紧腰带肚自饱”岁月里可以骄傲地看别人“万般皆下品”,想象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伟大地改造别人的灵魂。
又是哪个多事、臭美的“师”,把好好爱情宣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来自我赞美?把“师”的人生历程定格成华美的“苦撑”和“煎熬”。
又是哪个“孬师”,居然喊出了“宁为妓不为师”?有多少“师”心底下会万分感谢她?又肯定有更多的“师”斥责她“做便做说个甚?”,“侬想做婊子做啥哩把吾然拉落水?”。
又是哪个傻“师”,竟然和外国teacher去比收入。我们是“学(师)而优则仕”,人家是“仕而优则师”,本质不一样呀!过去多少年了,“私塾先生”、“家庭教师”都是落第学子、落魄秀才的糊口行当。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多少学业顶尖的苦孩子因为“奋要顾生”没选择地成为老师。
所谓满天下的桃红李白里掩饰了“师”们多少的无奈、纠结与后悔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