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真乖巧还是被乖巧
文/ 落寞三秋月
……………………………………………………………………………………………………
挺偶然地,走进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课堂。情景导入后,执教老师用投影出示了一句话: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乖巧的小女孩”?这使得我诧异,记得早先的课本上是: 在这又冷又黑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先看看两段相关的英文句子:
1、Child, don't wear gloves, also didn't wear
shoes in the street, the little girl walking slowly.
(小女孩没戴手套,光着脚丫在街上缓缓走着。)
2、But, cold and dark as it
was, a poor little girl, with bare head and feet, was still
wandering about the
streets.(尽管天气是那么的寒冷和黑暗,一个贫穷的小女孩,没戴帽没穿鞋,仍在大街上徘徊。)
旧教材把没带帽子译成“光着头”固然有不合适之处,可新版本武断地改为“乖巧”是基于何种考虑呢?“小孩机灵、听话、顺从”称为“乖”;“机智灵敏、恰到好处”谓之“巧”。“打扮、说话、做事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才是“乖巧”,而且,乖巧很多时候是建立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的。据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以他自己要饭母亲为原型创作的。改课文的这位老兄有点看相的天赋,能一眼看出小女孩的“乖巧”来。又或许她在死去的奶奶眼里是乖巧的,而读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眼就看出这位可怜兮兮的卖火柴小女孩“乖巧”来。何况,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赚到一个钱,回到家里,家人还要打骂她,这种状况说她“乖巧”于景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新教材里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小女孩显然地“被乖巧”了。
冰天雪地里学叶圣陶的《荷花》,把自己想象成穿着裙子的小姑娘在荷花池里跳舞;春暖花开,鸟语花香里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象北风呼啸、饥寒交迫……这或许又是新教材在选编课文时的高明之处吧?诸如此类的“高明”在新版本教材里不胜枚举!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乌冬面的前世今生
除夕夜,全村都被屠杀了
杨雄当是佯雄,巧云或是巧淫
小语教材四宗罪
大宋朝真是大“骨泉”朝么?
最无趣的汉字组合
奥巴马的大奥秘上、中、下
雍正秘密尽在“雍”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