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最欣慰又最痛苦的用法
文/ 落寞三秋月
………………………………………………………………………………………………………………
一块钱可以做什么?一只烧饼;一份报纸;买一小瓶矿泉水;买一支中等偏下的棒冰;丢给街边行乞的残疾人听得“嗒”一声响;享受一会儿空调带来的温暖或清凉……可你知道一块钱最让人欣慰又最令人痛苦的用法么?
一个周末,我在一个朋友的乔迁喜宴上碰到了小包。他14岁了,身高近160cm,体重约55kg,是一所县重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那会他没上初中前经常来我家玩,我们混得挺熟。
“小包,镜片貌似又厚了?”我说。
“一只550,一只475。”
“学校里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一天到晚做试卷。特别是这段,就要考试了,每天白花花的试卷,头也抬不起来。”
“你们学校是市里最好的初中呀!”
“从早自修开始到晚自修结束,有好几十张试卷好做。老师说,做题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越是好学校发的试卷就越多吧……”
写到这里,或许你应该明白我想表达什么了。一块钱还可以买一、两张试卷哩(复印一张,大量印刷可以降低成本)。一块钱买一两张试卷,家长欣慰了——钱花在学习上,一个字,“值”。发下试卷,老师欣慰了——新题型得以操练,旧知识得到巩固。领导欣慰了——你看,学校复习的气氛真好呀,犹如“秋收起义”。每个任课老师都这么想,不这么想的老师却也只得随大流去做,去发试卷。科技以人为本,人们多在享受科技带给他们的快乐,而我们祖国花朵、未来、希望却在承受着电脑印刷带给他们的无尽痛苦。
小方读三年级,住在我们家前面。她说:“这几天复习了,副课都停了,一天到晚只有语文、数学、科学,三个老师抢着来发试卷、讲试卷。放学了,家庭作业三张试卷,一样一张。”三年级呢,何等的罪过呀!
有多少个欣慰,就有几倍于它的痛苦,纷至沓来。在提笔忘字的网络时代里,却有万万孩子,成天趴在试卷堆里,写呀,写呀,写呀,写呀……而这种痛苦何时是个头呢?
这就是所谓成功的义务教育和所谓“减负”成果么?家长、领导欣慰的同时是否该思考点什么,而那些“砖家”是不是应该跳出来说几句呢?
作者推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b96240100okn1.html《最无趣的汉字组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b962401011gmd.html《小语教材四宗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b962401011gmd.html《大宋朝真是大“骨泉”朝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b96240100wfv3.html《杨雄当是佯雄,巧云或是巧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b962401011ky3.html《奥巴马的大奥秘》(上、中、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