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度观察》第155期:“婚前守贞”是文明还是毒药?


标签:
22度观察婚前守贞大学性教育女性解放杂谈 |
分类: 精彩节目回顾 |
近期,一个名叫《今生无悔》的培训课程在一些大学火热开课,引发了社会巨大争议。而最大的争议点则是此课程宣扬的“婚前守贞”理念。按照此课程的说法“婚前守贞,采是避免怀孕和传染性病唯一的100%有效的方法”,在性病已成中国一大社会公害、青少年流产、性伤害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婚前守贞”急需倡导。对此,社会上、学术界,正方两派针锋相对。支持派声称,从“今生无悔”看到了匡正世风、重塑社会伦理的希望,让性教育走上台面,无疑是道德回归、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而反对派则公开视“婚前守贞”为洪水猛兽、封建余毒,声称当历史的车轮驶到今日,倡导“婚前守贞”无疑是泯灭人性的“里程碑”式的倒退,甚至有人讥讽从“今生无悔”的内容中,看到的是一排排旧时代的贞节牌坊。婚前守贞进大学课堂,究竟该不该?是不切实际、过时老旧的纸上谈兵,还是直指社会病痛、及时有效的教育尝试?现代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本期《22度观察》为您关注!
主持人:我们观察,你们判断,欢迎收看《22度观察》观察。婚前守贞这个话题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漫长的历史场长河当中,曾经是被大家集体信奉的道德标准,但是在现在一个新时代,它似乎已经被埋在了故纸堆里。那么今天我们重新提起婚前守贞,是源起于一个叫做今生无悔的培训课程。那么婚前守贞可该不该走进大学课堂。性开放对我们的时代来说究竟是进步还是堕落呢?都是我们今天爱观察的焦点。我们先来介绍一位特别的来宾,“今生无悔”培训课讲师郑德阳,你好。下面再来认识全场六位观察嘉宾,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美籍华人、英文教育学博士李文和青艾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李扁。右手边三位分别是心理学家吴迪,资深媒体人梁宏达,和中国政治青年学院教授程立耕,欢迎各位。问一下特别来宾郑先生,特别好奇你怎么会参与到这样一个今生无悔的培训课程当中。今生无悔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郑德阳:价值观,它所教导的内容,我觉得对青少年特别有帮助,所以我就把工作辞了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