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度观察》第117期: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上)

(2010-05-07 12:53:20)
标签:

22度观察

任振球

孙士鋐

地震预测

天地耦合

杂谈

分类: 精彩节目回顾

《22度观察》第117期: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上)

4月4日,墨西哥西北部与美国交界的下加利福尼亚州遭遇里氏7.2级强震;4月7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震;4月14日早晨7点49分,一场7.1级的大地震突袭中国青海省玉树县,这已是本月全球第三次7级以上强震。放眼全球,进入2010年以来,自然灾害不断,尤其强震频繁发生。海地7.3级地震、智利8.8级地震、中国台湾高雄屏东县交界6.7级地震……频频出现的自然灾害,冲击着我们脆弱的神经,全球的目光都聚集到灾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同时,也有人在关注,为什么灾难总是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突然袭击?地震究竟能不能准确预测?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预震、防震,轻重缓急如何选择?《22度观察》与您共同关注。《22度观察》与您共同关注。

主持人:我们观察,你们判断,各位好,欢迎收看《22度观察》,我是樊登。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测,这是一个争论很久的话题,每当有重大灾难发生这个话题就赋予新的含义,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每一次都会有很多新的观点加入其间,我们就请到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来到节目里,这是他们第一次在电视里面对面辩论。他们分别是中国地震局原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先生,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郭安宁先生,科普作家反违科学斗士方舟子,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任振球先生,科学新闻执行主编方玄昌先生,法律博士资深律师杨延超先生,欢迎您。特别介绍两位是因为听说我们要录制这个节目,专程从很远的地方赶到我们节目来的喜欢地震预测学的民间人士,一位是陈一文先生,还有一位是杨智敏先生。我们第一个表态是这样,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手段,究竟能不能够做到相对准确的预报地震,只有任振球先生一位是绿色,大部分是红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