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度观察》第75期:基金“硕鼠”是怎样炼成的?

(2009-11-30 15:50:01)
标签:

22度观察

钮文新

李德林

老鼠仓

基金经理

杂谈

分类: 精彩节目回顾

                          《22度观察》第75期:基金“硕鼠”是怎样炼成的?

   尽管证监会之前在多个不同场合明确表示,对“老鼠仓”将严惩不贷。近日,仍有3位基金经理以身试法。 115日晨,景顺长城基金的涂强,长城基金的韩刚、刘海三人,就在深圳证监局不通知、不打招呼的“突袭检查”中,因涉嫌“老鼠仓”纷纷落网。三只基金老鼠现行,可谓大快人心。也正是由此开始,继上半年张野老鼠仓事件后,基金业再次掀起“捕鼠”大战,监管持续升级。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基金业第32次联席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说,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这三条底线。然而同时,有业内人士称“这次逮住的是三只小老鼠”,又不由得让人疑窦重重,中国基金业究竟还有多少老鼠可捉?小老鼠之后是否存在隐匿颇深的大老鼠?证监会利刃在手,老鼠仓事件又缘何层出不穷?谁该为它负责?老鼠仓背后究竟还存在哪些更大的黑幕?本期《22度观察》,为您层层揭秘。

主持人:欢迎收看《22度观察》。最近中国的基金业被“老鼠仓”三个字搞得天翻地覆。自从深圳的两家基金公司的三名基金经理证实涉嫌“老鼠仓”后,上海的各家基金公司更是人人自危,人心惶惶。而纵观历史,从上投摩根的唐建到融通的张野,到这一次的三人涉案,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老鼠到底抓干净了吗?小老鼠背后还是没有大老鼠?谁该为老鼠仓负责?而在中国基金行业发展的道路上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顽疾?今天我们请到央视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钮文新先生和资深的财经记者、《证券市场周刊》新闻部主任李德林共同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