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企高管的薪酬如何评定?

(2009-03-16 11:48:39)
标签:

经济

高管

叶檀

深圳卫视

周春生

中国

杂谈

分类: 精彩节目回顾

我们观察,你们判断,一个先锋城市的全新视野。

中国·深圳卫视·《22°观察》

 

    近日,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新华信息集团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做客深圳卫视《22°观察》,接受嘉宾主持人叶檀的访谈,就国企高官的薪酬评定做出了精辟的剖析。本期节目于3月15日上午播出。

 

 

高官的考核机制难出台

    周春生:国有企业特别困难的一件事,特别是对于垄断型的企业最困难的是对他的一级考核机制。最简单的,中国移动或者中国石油,他可能会有非常亮丽的业绩,但是你很难区分到底这个业绩的取得是因为来自于他的垄断性的资源还是因为来自于高管的勤勉和能力。

    赵明:企业老总获得的利润有两类,一种是水到渠成,一种是水涨船高,垄断型企业最大的问题很可能是水涨船高。当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往上涨的时候,当全世界钢铁价格往上涨的时候,当市场是景气的时候,你不用改进管理,自动就获得高额利润。国企改革最近五年业绩都比较好,就不看别的,就看这个因素的话,你就知道有多少企业是水涨船高的,不是经过管理改进以后水到渠成的一种模式。

    赵明:谁在北大、清华当校长,北大、清华都是名校。也许换个更有能力或者更有能力的企业家会做得更好,但是你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参考系数去比较,使得我们国有企业的业绩界定就变得非常困难。   

周春生:进国有企业不用考试,不用公务员统一考试,然后进去,进去以后,你可能赶上景气,水涨船高,你的业绩好,上升提拔了,每次提拔,国有企业内部的提拔都不像所谓的政府官员的提拔,拥有那么多的透明性,当然也是有透明性,有些地方也存在着一定的公示,但是总体来说标准比较软,尤其业绩比较好的时候标准更软。领导干部产生的机制就有先天的弱者。

 

国企的企业家精神何在?

    赵明:企业精神在垄断型的企业上面的企业家精神可能比政治家素质还要少,更多的是一个政治家,第二位才是企业家,他所奉行的是政治经济学,不是经济政治学。

    周春生:我们不排除大型国有企业里也有一些企业家,但是你很难界定,因为很多大型国企的高管实际上不是股东选举产生的,而是由政府甚至组织部门任命的,特别是现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管。从事组织工作的人,一般来说并没有经济管理,更没有企业的经验,所以他用人的标准,跟股东或者其董事会说,干过哪些东西,有什么样的业绩,还是有区别的。

    赵明:国有企业有一个利润透明天花板,追求利润的动力有一个透明天花板,真的太低的话,他会觉得抽不过去,影响他的升迁,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会想我为什么那么辛苦呢?我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呢?

    周春生:如果薪酬和业绩不挂钩,必然会产生赵博士讲的现象,我为什么不自己享受一点,;另外一方,按照现代公司制度,把国有企业的高管的薪酬和业绩联系起来,如果这样,你很难说中石油的老总的工资到底应该是多少,好的时候有千亿的利润。不要提多了,他说提千分之五吧,可以拿五个亿,不久千分之五嘛。

叶檀:估计要全民讨伐了,如果真的是千分之五,给他五个亿,老百姓不会答应。

    周春生:所以你很难挂钩,一不挂钩就会出现这种问题,挂钩又会出现问题,第一,社会公平问题,你凭什么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因为你是被安排的,另外一个角度,中石油赚一千个亿,换个老总是赚得更少了还是更多了,我们不知道,这一千亿可能是水到渠成水涨船高的事换个初中毕业生去,他也能赚一千个亿,反正国际油价涨。

    赵明:另外现在经济不景气,金融危机,很多企业出现巨额亏损,你也不能罚他,因为他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国家的责任,油价不让涨也不让跌,特别是电力公司,还有所谓的煤电关系,有些计划内的供应国家的重点的、确保电厂的煤价,业务不是市场化的,所以这里是一个扭曲的市场经济。

    周春生:这样谈起来,比如刚才只是随便举一个例子,对事不对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电力公司高管再努力,还不如国家给你每度一分钱的政策管用,每度一分钱,增加了一分钱都是利润,你要真的每度能多赚一分钱或者每度降低一分钱的成本,那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正因为如此,你要考核今年的业绩和去年的业绩,说增加了多少,很难考核。

 

高官的工资大家能接受就行

    叶檀:国资委对于高管的薪酬控制得很严, 05、06年的时候国资委说当时在缩小高管和普通员工的薪酬,控制在12倍以内。为什么12倍是正常的,凭什么?我高管跟员工之间相差12倍,是通过什么得出来的,如果说有的高管真的起死回生了,我们是不是给这样的高管一些期权激励和鼓励。

    赵明:你不是原始的那部分有奖励,12倍的问题是找不到源头的,只是一种历史经验数据,或者说是人的心理定位,不是经济学的概念,是个社会学的概念。

    周春生:这跟我们保8差不多的意思,为什么保8,7.5%就不行?我觉得大家说,你总不能是一万倍,也不可能说高管是普通老百姓的1.1倍,大家想想看,大概高管们愿意接受而社会大众又能够承受的这个差异到底有多大。这个有点像我们讲的基尼系数,经济学里很多数据都是带有一点经验性的,我们讲安全的赤字占GDP的比例是多少,基尼系数超过多少就是警戒线,为什么是0.4,0.39和0.41到底有多大的区别,这个永远是一个经验,但是大家都知道大概在这个左右是一个合理范围,太高不行,太低也不行。

    叶檀:我报出一个数字15,下面说不行,我就报14,14还是不行,最后说12,发现各方都能接受,这个数字就定下来了。

赵明:应该是一个吉利数字,不会是14也不能是13,因为这是吉利数字,所以就是12。

 

激励机制该如何

    周春生:激励是个很缥缈的概念,激励有的是物质上的激励,我给你多少钱你给我干成这个事,这是很常见的。还有一种激励,他说我要的就是一个事业,你给我多少钱我也许都不去,我就喜欢做这一行,一般来讲数学家的收入和一些应用学科的比如说计算机方面或者经济学家,可能是有差异的,但是有些人就喜欢做这个事情。

    赵明:所以数学家的工资是比较少的。

    主持人:他还全心投入,我们总不能靠人的道德吧。

    周春生:不能靠人的道德,总有一批人喜欢这样的激励,刚才我们讲的新国企,很多国企的高管非常在意,也是很希望把公司做好的,而且在当时公司做好了,他确实个人的收入和奖金不会有太大的提高,还不如那些稍微懒一点的,但是有一点他非常想做好,为什么呢?因为想做好,可能对他的仕途会有帮助,因为你刚才也谈到了,国有企业的高管以前就是官员,都是挂靠什么处级的厅级的企业,现在也有我们也知道卫留成先生中海油上市做得不错,当了海南的省委书记。

    赵明:大部分人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就不这么做了,只有道德修养或者事业追求特别崇高的人才会这么做。

 

 

我们观察,你们判断,一个先锋城市的全新视野。

     中国·深圳卫视·《22°观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