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做客《22度观察(3月1日播出2)

(2009-03-02 11:10:05)
标签:

财经

分类: 精彩节目回顾

 深圳卫视《22度观察》

如果没有这些衍生产品利润不可能达到这么高,像中国的银行业来讲,主要靠息差获得利润,他们没有这么高的息差。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银行本来就不应该追求高利润的回报,银行是长期稳健的产业,这次金融危机银行要自己反思,反思自己的盈利目标,银行是不可以追求高回报的,正是要追求高回报所以发展衍生产品,这是错误的。

深圳卫视《22度观察》

因为是上市银行,上市公司,投资者要求有高回报。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你讲了特别重要的概念,投资者要求高回报,投资者要求长期可持续的回报,还要加上一点,投资者要求的是社会回报,我们现在作为企业,都讲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次危机以后我个人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为什么世界出现了那么大的问题,不可否认有一点是企业过度追求利润,这里有一个问题,企业追逐的是利润还是社会价值?

深圳卫视《22度观察》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企业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这个就是现在要修正的,现在已经证明市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能解决短期问题,就是利润。但是对一个企业来说,对国家来说,现在看来更重要的是解决长期问题,是解决社会的价值问题,通过这次危机很多人谈,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对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定位短期的利润,而且要看成长期的可持续利润,而且这个利润必须有社会价值,这个社会价值很重要。能够给员工,能够给社会,给你的服务对象,给你的股东都能有一个很好的回报,这是比较理想的状况。

深圳卫视《22度观察》

企业家追求利润在市场实现非常容易,你如果让企业家追求利润还要追求社会价值,是没有谁受到这个功能的,谁能负担这个责任?难道是政府吗?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这是多种因素,市场、企业家、政府、社会、包括舆论都在共同起这个作用,这次危机发生以后,社会对华尔街的薪酬产生了很大的不满。我们在开会的时候,在达沃斯的时候传来了美国的华尔街红利是180亿,达沃斯一片愤怒,在一个会上当台上讨论整个金融业发展的时候,一个工会代表站起来了,他说当我们工人在失业的时候,你们居然发了180亿的利润,第一把你们的利润吐出来,全场给他鼓掌,可见整个的情绪。

深圳卫视《22度观察》

我们有一组数据,去年整个中国银行的利润是非常不错的,收益非常好,但是看这些数据的时候,我自己也知道,中国银行大部分收入都是靠息差,在全世界银行中是非常特殊的,前一阵民生银行的负责人说,银行业的发展就是应该靠息差,只有息差才能保证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国外的银行竞争的结果,息差已经非常小了,就您来看,中国银行未来发展,息差的降低是可预见的趋势还是继续维持这么大的立场?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息差的降低不可避免,中国银行的息差比较高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利率水平保证的,银行的利差是毛利差,在国际水平上是非常高的。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和自由化,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息差越来越走薄是不可避免的。第二点,或者叫手续费收入产品,不占用资金本,不是通过贷款,主要是通过银行服务挣取的收入。从大的银行格局来看,银行是越来越多地通过提供服务挣取手续费收入,这个趋势我觉得仍然不可逆。国际银行占总收入比重达到4050%左右,亚洲平均也能达到2838%左右,中国整个银行业的手续费收入占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415%左右,这个比例是很低的。中国银行在中国的银行业里手续费是最高的,18%20%左右,每年都有变化,但是和国际水平比还是比较低。所以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还是要通过产品创新,通过服务增加手续费收入,逐渐提高手续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深圳卫视《22度观察》

中间收入还包括金融产品创新,像花旗都是混业银行,还做投资,正因为这个导致了今天不可收拾的局面,现在很多人担心中国的银行业如果息差奖励,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的时候,会不会在这些方面走得过远?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中国银行业和国外银行业比主要差距在哪?就是创新。创新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还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第一点。创新才能竞争力,创新才有利润。当然创新也有风险,创新不可避免的,第一个是你设计有问题会有风险,第二个也许是你整个产品导向是错的,包括我们讲的CDOCDS,自然自然会有风险,这个很正常。问题在什么地方?风险是单个产品的风险可控风险,还是系统风险,这是很重要的。监管、创新可能引起系统工程,单个产品来说,创新一定是必然的,而且风险也是可控的。

深圳卫视《22度观察》

其实像花旗这些,他们搞金融衍生产品,确实当时是创新,美国政府的监管从今天来看是滞后的,导致这么大一个系统风险,如果每一次我们的监管都是以这么大的代价才能认识到这个系统风险的危险性的话,整个我们觉得世界金融秩序,不是让我们觉得放心。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核心问题是如果要通过那么大的成本才能理解创新和监管的话,这个社会太不安宁,这个确实是大问题。还是回到我刚才讲的基本问题,监管最大的问题是要防止创新中的系统风险,在这次危机中,在这个危机前,在美国是有目的的放松监管。

深圳卫视《22度观察》

您这么理解。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对,包括美国最终废除了1929年和1931年制订的分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推动和支持企业的混业经营,特别是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是比较放松的,整个趋势是推动市场发展,推动整个放松监管,让企业有自主权,这是美国监管的主导思路。这个思路从现在来看是错的,但是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为什么说它是错的呢?当它不是放松了对某一个产品的监管,放松了对整个系统的监管,所以这个问题当然会产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