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日赚六亿,谁在埋单?

(2012-02-06 09:31:53)
标签:

银行

六亿

垄断

傻子

差额

收费

分类: 热话冷说吧

   商业银行日赚六亿,谁在埋单?

    这是一个让人添堵的话题。

    据《法制日报》透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近日公开表示:“银行和实体经济一个利厚一个利薄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我算了一下,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我们都说烟草是最暴利的,石油勘探开采也很暴利,而现在银行业比这两个行业利润还要高。”

    巧的是,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的一席话,也在佐证着陈永杰的观点: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确实非常靓丽。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尤其像今年,整个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经营压力很大,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所以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乖乖!是觉得这赚来的钱不地道,还是怕露富惹来众怒,招来板砖满天飞?真有抱着金元宝穿破衣的主儿。

 有数据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去年上半年净利润1096亿元,平均日赚6.05亿元。建行、农行、中行分别日赚5.11亿、3.68亿、3.67亿元。

 高于烟草,高于石油勘探,领跑暴利行业!远不是日进斗金形容的了的,这个结论不禁让人瞠目结舌!

 自然的话题,银行的暴利来自哪里?换句话说,谁在为银行的暴利埋单?

  很简单,银行的暴利主要来自两个渠道:

   一,吃利差:银行营业收入七成来自利差。这个存贷款利差就是银行的主要经营收入,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国家的16家上市银行,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其中五大国有银行为71.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90%以上。也就是说,银行的营业收入当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

 二是,增收费:收费项目7年增加10倍。 从2004年银行卡带头收取10元年费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向国际惯例看齐,对中间业务开始陆续收费。并且,这一块收入已经成为银行近年来越来越看重的“大肥肉”。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2003年国内银行提供服务项目仅300多种,到今年已经猛增至3000多种,七年时间增长了十倍。

  去年8月,12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11年的上半年业绩,共实现净利润4244.47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就有2057.43亿元,几乎占到了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银行的暴利一是源于利差。现在,银行存款一年定期利率为3.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也就是在银行存钱储户实际上是亏本的。二是来自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

  说穿了,都是咱老百姓在埋单!是那些含辛茹苦,披星戴月的纳税人!

  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呢?

 敏感的《燕赵晚报》的品牌栏目“老克打油坊”专门拿出这个话题,供油工油婆们热议,试图寻找答案。

  网友贾志勇的一段话很直白:银行暴利超石油、烟草,根源在于银行的国企属性,只享政策上的特权,而未将收益上缴国库或回报社会。凭任贷款利率居高不下,手续费有增无减,而监管缺位,无异变相掏储户、借贷者的腰包,不赚暴利更待何时?只是我们不免担心,监管制度机制缺位,这“日赚六亿”增幅下的钱,将怎么花,具体去向又如何。

 赚下来的钱怎么花?、高工资、高津贴、高福利或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去向?不知道,真不知道。

 在银行供职的“鹿台一卒”忧心忡忡,我们在为银行利润率大幅度提高而欣喜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实体经济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不能忽视银行服务质量还不能尽如人意,各种收费杂乱无序受人诟病,风险案件和不良资产还严重威胁着资产的安全。银行让利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才是持久发展的不二法则 

  银行利率高低是国家实施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存贷款利率的升降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何时升,何时降,多少为宜,我们不懂。但是银行如此暴利,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

  淡烟清荷一语中的:日赚六亿,这令人震撼的数字背后却是储户有钱不愿存银行的怨气,是企业面对高额贷款的无奈叹息。贫富差距的拉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只有让利于民,社会公平安定,共赢才能使银行业长远发展。

  全国人大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把让利于民说的很明确,银行赚的这些钱,利润那么多,应该拿出2个点补贴给居民储蓄,去年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是2%。

  对于银行日赚六亿,网友一致认为,都是垄断惹的祸!
    且看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解读:对于储户,银行让对方承受实际存款利息亏损;对于贷款客户,银行享受了较高的收益。“储户除非不选择存款而转向投资,并没有其他选择。因为,我国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执行相同的存款基准利率。对于贷款客户也是一样,如果他不通过银行贷款,其他途径融资的难度更大利率更高。”

  你别无选择!说了一句大实话。难道我们只有无奈、无助,扼腕长叹的份?

  这就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推进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是不二的选择。

 经常看到,在银行的营业场所张贴这样的标语:客户是上帝。

 难道在银行面前,上帝就是这样的,任人宰割,还欣欣然?实话,银行和客户的关系绝不是上帝和俗人的关系,我看倒像是鱼肉与刀俎的关系。

 突然有一个很搞笑的想法,什么时候,银行能把赚下来的钱,花不了的,给咱分点,慈善嘛!

 听到一个声音,天上掉馅饼,傻子才这样想。

 呵呵,不当傻子,权当没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