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山龙吟
中山龙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11
  • 关注人气:4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是别把李娜推上圣坛的好

(2011-06-05 06:40:06)
标签:

夺冠

李娜

赞美

法国网球

圣坛

喝彩

清醒

分类: 闲侃娱乐圈

还是别把李娜推上圣坛的好
李娜亲吻冠军奖杯

   

    李娜夺冠了!

    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的争夺中,中国选手李娜完胜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成为亚洲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

    无数人通过直播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一时间,激动、喝彩、赞美不绝于耳,鲜花、掌声撼天动地。法国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李娜夺冠时用了一个词:中国的巴黎女王。

    国人有理由为李娜的登顶尽情的欢呼一把、歌唱一把,将心中积压已久的那份郁闷抛到九霄云外。

    李娜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运动员!所有媒体几乎都在重复着这样一句话。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谈到李娜夺冠时,一改往日的冷静和刻薄,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笑称“胜利是成功之母。”

    对一个成功者,国人对李娜不吝溢美之辞当然可以理解:

    翻开中国体育史,能够让我们记住的瞬间数不胜数:1956年陈镜开首次打破世界纪录、1959年荣国团拿下新中国首个世界冠军、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夺得首冠、1984年许海峰“零的突破”、2008年张怡宁拿到奥运第100金......

    如果继续梳理,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事件还很多。而李娜的夺冠意义与众不同的是,这是在一项高度职业化的比赛中取得的胜利。

 而在世界上这样一项广受欢迎、高度职业化的运动中,中国的金花们已经将奥运会冠军、双打大满贯的冠军尽收囊中。但还从来没有一位中国球员、甚至一位亚洲球员问鼎代表最高水准的单打大满贯冠军。

  随着李娜连下七分赢得抢七,中国人、亚洲人的名字第一次在网球运动发展了一百三十多年之后,被镌刻在苏珊-朗格伦杯上。

  有人欢呼,这不仅是改变中国网球史的一天,更是载入中国体育史册的一天!这是属于13亿人的骄傲,属于所有中国体育人的骄傲,属于中国所有体育迷的骄傲!

  更有人断言,李娜的胜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足以比肩兼具人格魅力、项目影响力、吸金能力的姚明,成为中国体坛明星在国际上的代表人物。

 见多了为胜利者喝彩狂欢,似乎我们都是为成功者的胜利而生的。而在这时我想得更多的是,除了赞美我们还能给李娜点什么?

 翻开李娜的运动生涯,她并不是个乖乖女,正如有人讲的,在李娜身上,有太多受中国体育界主流价值体系排斥甚至反感的元素。

 2002年至2004年期间,李娜曾退出国家队。当时,国家队的教练曾以李娜身体不好来解释她当时离队的原因,但知情人都知道,李娜因为性格原因与国家队有关领导的关系紧张。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后,李娜在新任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的力主下重返国家队。但,李娜并没有因孙晋芳的知遇之恩而让自己的坏脾气有所收敛。2005年江苏全运会之后,以彭帅遭到短暂封杀为导火索,中国女网队员首次公开提出了“单飞”希望。在此期间,李娜也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国家队的管理体制的不满。

 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上,孙晋芳罕见地公开对李娜提出严厉批评,孙晋芳对作为中国队头号单打选手的李娜在女单和女团两个项目上的一败涂地感到匪夷所思,直言,她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掉链子。

 有人分析,李娜不善于控制、掩饰自己的情绪,是前几年李娜在大赛中时常崩盘、成绩起起伏伏的主要原因。

 常有媒体抱怨李娜很难接触,见娜望而生畏,因为李娜一旦在比赛中不顺或输球,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就很有可能把怨气撒向媒体记者;如果有观众因为说话或是走动惹怒了李娜,她会毫不客气地向观众席怒吼。

 人们发现在李娜的比赛现场,人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个人默默忍受着李娜的“狮吼”,最尴尬的时候被李娜骂得被迫离场,那就是教练兼丈夫的姜山。

 于是,李娜时常被称作“争议娜”,而不是现在的“国际娜。”一方面,看惯了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世界冠军们,很多球迷爱上了李娜的率性;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始终对于她吼球迷、吼丈夫、抨击体制等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看不惯。

 正是在人们的争论之中,我们逐渐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李娜、除去铁血运动员之外另一面的李娜。

 李娜的火暴性格塑造了她的鲜活个性,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凡人李娜,而不是高高在上,被刻意保护、伪装和神化的李娜。

 网友慈鑫感慨,如果不是这迟来的法网单打冠军,谁能想到,在最终用来评价李娜的词语中,除去亚洲一姐、技术出色、脾气火暴、争议人物等之外,还会加上“中国最伟大的女运动员”的字样呢?

  “云中客”也担忧,当我们把一场重大的胜利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就无形中给运动员造成了很大了压力,这与绑架他们强迫其做事有什么本质区别?

    为什么不能给运动员营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热爱的领域中飞得更高呢?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荣誉的枷锁,逼得他们蹒跚而行呢?

 是啊,李娜创造了历史,我们为其骄傲。但也别忘了,我们也曾经对李娜指指点点。尊重李娜,理解李娜,包容李娜很重要的就是给她一个宽松的空间,期望她再创辉煌。而不是头脑发热,一味的恭维她,将她推上圣坛,所谓捧杀。

  李娜马上要准备另一项顶级赛事----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李娜也希望不要热炒她的这次夺冠。

  她很清醒,假如下次比赛输了,大家也不要过于计较,就和看淡这次胜利一样。

  诚言,李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