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上,中国的老百姓对媒体或多或少的都存有一份敬畏感、神秘感;都或多或少的对媒体存有一份信任或者说坚守的一份责任。
但是,江苏某电视台一手炮制的实拍员工当街耍流氓的恶行彻底颠覆了公众对媒体的那份认可,那份信任。
5月20日下午,江苏省一电视台在淮安闹市区让员工表演醉汉耍流氓场景,他们的目的看似很高尚:为的是看看过往市民反应,以便测试一下淮安市民素质。
据《扬子晚报》爆料,具体场景是这样的:一名长头发的年轻男子手拿酒瓶、满嘴酒气地拦在两名20岁左右的女孩面前,从开始言语调戏渐渐发展成动手动脚。
恰好这时,身着便装的淮安闸北派出所实习民警周道光出现,他奋不顾身,将正在耍流氓的电视台员工摁倒在地,并掏手机报警。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小周打算掏手机报警的一刹那,戏剧性一幕发生了:
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四名混搭男女,其中两人分别拿着标有某电视台台标的摄像机,而被调戏的一位女孩子赶紧跑上来,蹲下身子,对仍被周道光摁在地上的醉汉递上面纸与矿泉水,举动甚是暧昧,这让围观群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帮人态度蛮横地对围观者和小周亮明了身份,他们是某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正在让三名员工表演醉汉对女孩耍流氓的场景。而摄像等另四名工作人员则躲在其他地方偷拍,以记录下过往市民的反应,借此测验市民素质。
尽管电视台已经亮明身份,说明情况,但执拗的小周还是打电话让所里民警赶到现场,对他们一行七人进行了批评教育,随后责令他们马上离开淮安。
这样的处罚显然有失公道,有网友愤愤不平:仅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责令他们限期离开远远不够,应当对他们进行更为严厉地行政拘留,杀一儆百!
理由很简单,大街上调戏女孩是耍流氓属寻衅滋事,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他们仅仅是表演?错了!你表演一个杀人试试。把脑袋砍下来,然后跟警察解释:我们是电视台的,我们在做节目,测试市民素质,看有没有人见义勇为?!
更有网友不依不饶:一些编导很弱智,而且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认识几个字,是电视台的,就高高在上,觉得只有自己聪明,别人都不聪明;只有自己有素质,别人都没有素质。
他们不无调侃的说,江苏这家电视台的节目,可能播出不了了,被敬业而勇敢的实习民警小周搅黄了,但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
着便装的淮安市民小周,很有素质;而这家电视台很没有素质。他们的素质,就是当街耍流氓的素质,就是自以为是的素质!
于是,得出个很有意思的结论:今后,淮安市民就知道了,大街上没有耍流氓的,有流氓就是电视台的!
有个网友的发问很深刻:以“市民在大街上遇到醉汉耍流氓怎么办?”来测试市民素质,姑且不论设计创意科学性可行性值得商榷。退一步论,即便权算科学可行,是不是有人见义勇为就是素质高,有人见义不(不知、不能)为就是素质低?
幸好,街头表演调戏女孩闹剧碰巧遇上了步行上班的小周,才有了一个箭步上前便将正在耍流氓者摁倒在地的理想结果;幸好,媒体进行了及时报道还原了“假戏”真相,让现场路人目击者以及淮安市民“谈事色变”的心放了下来。
严格说来,当街表演调戏女孩非但难以达到测验市民素质的目的,事实上已然涉嫌滋扰了当地治安秩序,对电视台而言,结局为“偷鸡不成蚀把米”并不为过。
更深次的考量是,街头表演调戏女孩到底测验了谁的素质?电视台街头表演调戏女孩测验市民素质有素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为什么堂堂电视台会有这样可笑愚蠢的行为?
本想总结几条,但网友任准稀的分析入木三分,自愧不如,只有拿来的份:
原因不外三点,一是当前媒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在这个全民媒介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介生活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可能进入媒体从业圈。虽然媒体从业人员普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科班出生的他们不再是涉猎广泛的“杂家”,而成了机械化的媒介产品生产者。在这起事件中,编辑策划人员不具备基本法律常识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从业人员的无知活生生地演绎了这样一场闹剧。
二要归结于媒体过度商业化。
当今的媒体工作中,在商业化浪潮的驱使下,怎样吸引受众的眼球是头等大事,这一点在电视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至于节目制作过程的合法性、节目内容的思想性、节目架构的内在逻辑等等普遍不受关注。
本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们变成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爆料人,编辑决策者们成了一次又一次媒体娱乐引发的公众娱乐浪潮的幕后策划人。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媒体也在不断地娱乐着他们的职业操守。
最后一个原因是媒体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
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们之所以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醉汉调戏妇女”的闹剧,且在公安机关介入后还言笑晏晏,恐怕就是因为有“制作电视节目”这样一个响亮的理由。
长期以来,新闻人都生活在普通人仰望的目光中,民众把过多的利益诉求寄托于媒体。一旦打上了“为人民服务、报道世间百态”这样的幌子,媒体似乎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置法律、道德于不顾。一旦凌驾于法律、公众之上而没有自觉意识,这个行业恐怕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了。
很佩服网友们的理智:客观的说,我们在许多电视节目中都看过此类节目,通过模拟场景
“考验”路人,以追求一种真实反应效果,这种作秀式的手法往往用在娱乐节目和场外互动等小环节。
然而,拿这种作秀方式来试探社会道德底线合适吗?社会道德问题不应该成为娱乐手段,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欺骗我们伤不起。
有人痛心疾首,街头表演调戏女孩到底测验了谁的素质?街头表演调戏女孩测验市民素质有素质吗?答案难道不是很清楚吗?愿街头表演调戏女孩测验市民素质之类的恶作剧活闹心穷折腾少些再少些!
是啊,把自己当成道德裁判,在闹市街头这样表演社会丑恶面,是不是有点暴力,或者说是不是有点“软暴力”?
有网友称,你电视台员工可以这样表演,我们任何人也都可以这样学着表演,表演一出“狼来了”的童话小品,甚至玩假戏真做?
网友庞凤山的观点更有振聋发聩的效果:电视台要做的是,竭尽全力去履行和践行媒体的责任,多去监督和曝光那些社会丑陋事件、非法事件,为净化社会环境多做点实事,多为市民树立一些正面的典型和榜样,多一些务实,少一些作秀,比什么来的都好。不要为了所谓的节目收视率,搞一些不痛不痒的节目创意,来炒作自己,来吸引大家的眼球。
只要稍微用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当下的电视媒体,越来越向娱乐化倾斜,相亲节目比较火,便一窝蜂的搞相亲,更多的是在迎合观众的需要,而没有做到积极的去引领。
因此,淮安这家电视台街头表演耍流氓,说是要测验下市民素质,实际上是想借此炒作自己的节目也未可知。
总之,这种看上去十分无聊的表演对于测验市民素质,以及提高市民素质方面,都没有什么意义,弄不好还会让市民心生烦感,如果再被有素质的市民当做真流氓痛打一顿,反倒犯不上。
劝这家电视台以后可千万别再搞这些荒唐的街头恶作剧表演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
不想说了,也不想引用网友的观点了,就一句话,电视台实拍员工当街耍流氓是一种流氓行为,当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