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秋雨靠炒股成亿万富翁!
一时间,这条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大江南北,把个网络搅得昏天黑地。
事实的确如此:
2月15日,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招股冲刺中小板,文化名人余秋雨以518.64万股的持股数量位列第十大股东。
据测算,以中小板50倍的平均上市市盈率,结合公司2010年每股收益0.562元计算,上市后每股股价将达28.1元,余秋雨所持股份市值将达1.56亿元。
1.56亿,在很多人眼里是个天文数字。
在公众印象中,余秋雨是学者,是靠写书、卖书起家的,自古到今,谁见过文人墨客赚大钱,发过如此大财的,没有!
这就惹得很多人不舒服!
2月17日,财经评论作家叶檀女士在《南方都市报》发表《别拿道德作暴利的遮羞布》,率先对余秋雨发难,再一次对余秋雨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这是资本市场财富分配不公的缩影。
更有人以“余秋雨成亿万富翁 猫腻几何?”为题,对余秋雨的生财之道提出质疑。
这就闹得人云里雾里的,余秋雨成为亿万富翁竟招来这么多拍砖,遭到如此非议,惹了谁?
拿来看看诸多“高人”的观点,声声质疑似乎也有道理,但总觉得带有某些偏见。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羡慕嫉妒恨!骨子里是对文人致富的纠结。
换个角度,假如1.56亿不是余秋雨,而是张秋雨、李秋雨呢?还会这么眼红吗?
翻遍演艺圈、体育界,那些明星们有多少亿万富翁?有谁对他们进行炮轰过?似乎他们致富顺理成章,文化名人余秋雨有钱了,就左右看不惯,心里不舒服。好像余秋雨动了他们的奶酪,吃过了边界,动不动就拿道德的大棒唬人,拿匪夷所思的大帽子雷人,实质上是对文化或文人的仇视和歧视。
问一句,余秋雨在成为亿万富翁的过程中有过违法行为吗?谁也没敢说。只是从制度层面上抓皮说事,说是制度安排的结果,显得很不厚道。
自古以来,在国人的思维里有个定势,你是文人就该安贫乐道,该是一副寒酸相。有人说,余秋雨成为亿万富翁,类似是撞了大运、中了大奖,试问,不可以吗?
我想,对余秋雨成为亿万富翁的质疑,是对文化名人定位的一种误读和鄙视。
如果文化界多几个余秋雨,那会是什么景象?也可能是文化大繁荣的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