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贺本博荣登新浪博客首页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个年头,面对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这个顽疾,北京也适时启动了为期5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除了重点针对酒后开车、闯红灯、无证驾驶等“十大交通违法行为”展开打击外,此计划最大的亮点是,“十大交通陋习”也纳入警方常规严管项目,执勤交警将依法对违规驾驶员进行罚款、扣分等处罚。
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李少明的解读是,不文明行为造成车辆在路上停留一分钟,就会导致1公里的道路拥堵,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将按照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这十大陋习是:
1.强行超车、随意并线;2.加塞抢行;3.不礼让斑马线;4.开车打手机;5.不系安全带;6.乱鸣笛;7.随意向车外抛撒物品;8.发生轻微事故纠缠不挪车;9.非机动车闯灯越线;10.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乱穿乱行。
应该说,北京警方的初衷是好的,在很多情况下,十大交通陋习成为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的最大杀手。但是,很多网友对整治十大陋习的效果并不乐观,对整治前景甚至有些担忧。
你看,这十大陋习除了教育驾驶人自觉摒弃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监管以及监管能不能到位的问题,就目前看,开车打手机、行人过马路乱穿乱行、加塞抢行是最为普遍也是最难整治的。
对此,北京警方有何灵丹妙药?没有细则说明,但值得期待,值得怀疑,更值得憧憬。
有人认为,整治十大陋习作为提倡文明驾驶的抓手很有创意,但用罚款、扣分等强力措施来做保障显得有点过了,因为法不责众嘛!再说了,北京能动用多少警力来保证整治行动计划落到实处,可以画个大大的问号。
网友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十大交通陋习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里边有文明驾驶意识强不强的原因,也有驾车人道德修养高低的因素。要比酒后驾车、闯红灯、肇事逃逸等十大交通违法行为治理起来更需要耐心、恒心和决心,也更能检验执法者执法能力和水平。
条条大路通北京,堵车堵人又堵心,十大陋习要整治,未来多远真闹心!
这首打油诗反映了网民面对北京整治十大陋习的复杂心态。
但,我更愿意为北京警方的整治计划喝彩,为整治十大陋习的前景祈祷。
因为凡事先要想做,尽管难,毕竟开始了,谁也不会为十大陋习的存在叫好,这是此次计划能够进行下去的最好基础和根本。
但愿,“十大交通陋习”在我们前行的路上越来越少,我们的道路越来越畅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