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贺本博荣登新浪草根博客首页
临近年关,有关酒的话题多了起来。
作为中国名酒的大鳄,茅台、五粮液的价格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茅台、五粮液的疯狂涨价不时触动国人敏感的神经。
令人惊诧的是,茅台、五粮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潮。
据《中新网》报道,在一些城市,烟酒专卖店里的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已经达到1388元,比去年底贵州茅台公布的终端零售指导价730元高出近1倍;而五粮液的零售价也超过800元,高出789元的零售终端指导价。
谁是茅台、五粮液疯狂涨价的推手?关于这一点,解释起来应该不难,问问厂家或经销商就会明白。
但,令人疑惑的是,厂家和经销商在这个问题上竟然互相推诿:
经销商说厂家提高了出厂价,厂家则说是经销商擅自提价。
还有一种说法:厂家或者经销商在囤货,通过减少供应使得价格上升。
我倒更相信这样的说法,提价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也就是说,涨价的真正原因是市场需求太旺,正是需求太旺的信号传递给了经销商和厂家,让他们知道卖得更贵也有人买,才会提价。
是啊,如果没有需要市场的持续火爆,一味地去提价和囤货,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
思考的另一个角度是,是谁在买价格高得吓人的茅台、五粮液?坊间早就有一种说法,买者不喝,喝者不买。
也就是说,茅台、五粮液的消费群体除了一部分富人外,它的流向是请客送礼的对象,说白了,成了腐败的温床。
早有一句话,世路难行钱做马,愁城欲破酒为军。而茅台、五粮液不断攀升的恰恰迎合了这样的社会心理。
不能不承认的现实是,在很多人眼里,喝名酒喝得不是酒而是档次和身份。
假如在宴席上,你能喝到茅台五粮液,心里往往泛起一丝骄傲,一丝自豪,好像自己的身价提升了可不少,将它作为炫耀的对象也是常有的事。
这种畸形心态,使得茅台、五粮液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脱离了饮品的本来意义,转身为尊严、地位、价值的代言品,越涨价越彰显它的高贵价值,送出去的同时体现送礼人的真诚和诚心实意,才能打动受礼者那颗冰冷的心,使其利用手中的公权力为己服务。
我们不能简单地围观茅台、五粮液疯狂涨价的无厘头,而应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解读这只疯狂麻雀飞来飞去留给我们的思考。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就在这一瓶瓶液体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于是,有个心愿:斩断茅台、五粮液疯狂涨价的幕后推手尽管难,但还是要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