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山龙吟
中山龙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66
  • 关注人气:4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信曹操年薪上亿元?

(2010-08-02 06:47:18)
标签:

五铢钱

采邑

年薪

丞相

曹操

洛阳

分类: 热话冷说吧

             谁信曹操年薪上亿元?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作为典型的曹氏语言而成为万箭穿心的靶子,直指曹操奸雄本色。

    尽管多年来为其翻案的例子不少,枭雄、英雄时有提起,但白脸曹操在国人心目中铭心刻骨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但,近来有个新发现很有看点,是他人不曾提及或遗忘的。

     有人煞费苦心,经过对曹操年薪的所谓考证得出了曹丞相年薪上亿元的结论,以貌似严谨又无懈可击的数据给曹操再戴了顶大帽子----吸血鬼。

    讨论曹操的年薪,其所任官职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东汉,洛阳北部尉就是掌管洛阳北区社会治安的行政长官,类似现在北京市某个区的公安局局长。在曹操做过的那么多官职里面,这是最小的官职,而曹操做过的最大官职是丞相路人皆知。

    东汉工资制度和现在是一样的,干部级别越高,工资级别也越高。曹操做过的最小的官是洛阳北部尉,所以那时候他的工资最低;曹操做过的最大的官是丞相,所以那时候他的工资最高。

    先从最小的官职说起。洛阳北部尉属于四百石级别,“四百石”就是年薪相当于400石粮食。而实际发工资的时候,并不是全发成粮食,而是“半钱半谷”,就是工资的一部分发成钱,另一部分发成粮食。

    曹操作为四百石的洛阳北部尉,朝廷每月要发给他2500枚五铢钱、15斛脱过壳的大米。

    按照东汉官方标准,1斛大米等价于100枚五铢钱,15斛大米则等价于1500枚五铢钱,所以曹操每月的薪水约有4000枚五铢钱。

   “斛”是容量单位,汉朝一斛是10斗,折合现在20升,装米16公斤。16公斤米,当时买得花100枚五铢钱,现在买则得花60元人民币。从购买力角度讲,100枚五铢钱相当于60元人民币,1枚五铢钱则相当于6毛,4000枚五铢钱呢,自然相当于2400元。每月2400元,年薪自然是28800元。

    丞相属于万石级别,薪水也是半钱半谷,具体说,就是每月能领17500枚五铢钱、175斛脱过壳的大米。按照1斛米等于100枚五铢钱的原则,把实物工资折成货币工资,曹操每月合计能领35000枚五铢钱。按1枚五铢钱等于6毛钱计算,曹操这时候的月薪是两万一千元,年薪约25万元。

     除了薪水,曹操还有其他收入。

     据《后汉书》卷43注引《汉官仪》,朝廷每年两次赏赐百官,一次叫“春赐”,凡三公及以上官员赏钱20万;另一次叫“腊赐”,标准与春赐等同。

    曹操身为丞相,位在三公以上,每年有40万枚五铢钱的定期赏赐,折成人民币,约合24万元。年薪加上定期赏赐,曹操现在每年收入就有49万元了。

     此外,曹操除了“丞相”这顶帽子,同时还戴着“魏公”、“魏王”的帽子。“魏公”是公爵,“魏王”是王爵,公爵、王爵都有采邑。

    所谓“采邑”,就是朝廷划给你的一块区域,允许你在里面收税,并把收来的税归为己有。

    曹操的采邑都有哪些呢?《三国志·魏书》里写得明白,曹操采邑包括冀州十郡: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又据《汉书·食货志》,有封爵者一年从采邑里每户居民那里平均征收相当于200枚五铢钱的赋税。

    著名经济史学者梁平仲先生统计过,冀州十郡在东汉后期共有91万户居民,按每户每年给曹操贡献200枚五铢钱估算,曹操从采邑里一年能拿到一亿八千万枚五铢钱,折成人民币是一个亿多一点。

    采邑赋税、定期赏赐、固定薪水,再加上皇帝时不时赏给的黄金,曹操做丞相时的年收入远远超过一个亿,这就是曹操年薪上亿元的缘由。

     据说考证者曾摘抄过汉朝居延地区两户百姓的财产清单,一户户主叫徐宗,家里6口人,拥有1所房子、50亩耕地、两头牛、4个奴隶,共折价13000枚五铢钱。另一户的户主叫礼忠,家里7口人,拥有1所房子、500亩耕地、两辆牛车、3个奴隶,共折价114000枚五铢钱。

   据考证者推算,不考虑曹操的实物工资,只汇总其货币工资、定期赏赐和采邑赋税,每年合计就有18061万枚五铢钱,是徐宗一家总资产的一万多倍,是礼忠一家总资产的一千多倍。

    于是他们慨叹,曹操年薪高到如此地步,按现在的说法是纳税人的钱。说明曹操搜刮的是民脂民膏,老百姓成了冤大头,花大价钱雇了个吸血鬼。

    这样的结论很容易让我们记起清朝的大贪官和珅。曹操的年薪披着合法的外衣,不用担心被查抄,而和珅是地道的朝廷蛀虫,时时担惊受怕,遭民唾骂,这才是曹操比和珅高明之处。

    然而,戴上吸血鬼帽子的曹操究竟冤不冤呢?他的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呢?东汉时期的货币体系和现在的有可比性吗?比如采邑赋税果真到了曹操囊中了吗?推断代替不了史实,无论野史还是正史鲜见曹操挥霍无度、穷奢极欲的记载。

     因此,这样的考证就显得有点不太靠谱,与其说是考证不如说是单凭想象的推理得出的貌似有理的高论。曹操在天有灵,会不会怒发冲冠,大喊冤屈?

     吸血鬼不是个好名声,给别人戴的时候三思而后行为好,尤其是曹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