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喜本博荣登新浪博客首页

小体政的肚子越来越大,病情越来越重。
最近,发生在广州的一条新闻得到央视新闻频道的持续关注。
这条新闻让我们觉得宝贵的生命在一纸冰冷的户口本面前显得一钱不值。
见过反常的幽默比如冷幽默、黑色幽默等等,但这个事件却在演绎着滴血幽默!
祖籍湖南,只有7个月大的男婴孩肖体政,不幸患上先天性胆道闭锁,如不做肝移植手术只能再活5个月。
救活这个小生命有两个先决条件:20多万元的手术费,实施肝脏移植手术。
看似很难解决的两个条件,意外的得到了解决:手术费在媒体报道后许多好心人献出爱心纷纷捐款,虽然离凑足费用有很大差距,但毕竟有了希望。
实施肝脏移植术,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肝脏器官。母亲杨海英愿意割肝救子,院方经认真检查也认为杨海英是最佳人选。
然而,意外出现了:肝脏移植术是件非常大的事,有很严格的程序做保障:首先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男孩及其父母户口所在地警方出具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并通过律师公证,再经院方伦理委员会讨论,而后方可实施手术。这段时间,快则5天,长则10余天。
也就是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肖体政只有和妈妈杨海英的亲属关系确定后,经过律师公证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实施手术。
小体政的父母在广州打工,由于种种原因儿子出生至今,一直没有户口。
因为小体政一直没户口,当地警方无法给他们一家出具父子或母子身份证明。
因为没户口,院方无法确定肖体政与他们夫妻俩的直系亲属关系,因此即便他们夫妻俩愿意把自己的肝脏捐赠给他儿子,医院也不能对她儿子肖体政实施器官移植手术。
院方的态度没有任何松动,且异常坚决,马毅教授表示,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有非常严格的法律规定,即便有DNA亲子鉴定证明他们的亲属关系,但没有当地警方的证明仍然不行,况且DNA鉴定也需要很长时间,因此现在手术无法尽快进行。
“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拖不起了……”杨海英流着泪,心急如焚。
为尽快给儿子办下户口来,她丈夫已多次回老家恳求有关部门,但一直没结果。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媒体报道后,这出戏的结尾是小家伙老家的副县长表态:通过非常程序,尽快落实户口,为肝移植手术扫清法律障碍。
小体政的户口本终于解决了,这让关心他的人松了口气:
小体政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媒体报道,这个弱小的生命得以救治;肖体政又是不幸的,因为刚性冷漠的条条框框使他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手术的黄金期是60天之内,而现在小家伙已经半岁多。
但是静下心来打量事件的全过程,竟然发现一个婴儿的宝贵生命在所谓僵硬的法律条款面前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或碰得头破血流。
整个事件中医院也好,地方政府部门也好,似乎都是无过错方,但所表现出来的尊重规则的僵化态度实在是令人难于容忍。
谁都知道肖体政和杨海英是母子关系,却没有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来证明他们的关系。而母亲杨海英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
有网友痛心疾首:母子关系事实就在人们的面前摆着,这个常识问题还必须要一张纸来证明。换句话说大家面前的事实,母子骨肉相连的亲情都比不上这样一张纸。这是何等的荒唐?而这又是我们不得不甚至是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也有网友进一步质疑:生命的存在是因为他本身的真实存在,而不是他的被证明,特别是被户口所证明;户口的存在首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而不是因为有户口才有生命。
但是,户口在其捆绑作用的发挥过程中,却把户口与生命的关系颠倒了过来,生命存在的基础在于户口上的白纸黑字。警方证明不应当从户口本上来判定二者的关系,而是应当从事实的角度给出符合程式的答案,生命是户口的前提而不是相反,岂能以户口的有无而判定生命的有无?
很赞同网友的观点:户口只是一个管理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感情色彩。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冷漠的恐怕不是户口,而是使用这一工具的人。
在“严肃执行法律”之前我们可不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制定法律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当这些规定和生命相抵触时,谁该让路?但现在就是被薄薄的一张纸全卡住了。
我们需要严肃认真的执行法律,但是如果执行法律执行到僵硬死板的地步,甚至达到漠视生命的地步,这不是严肃认真,而是荒唐愚蠢。如果为了执行这个法律规定影响了孩子的救治甚至牺牲了孩子,这就是人性的泯灭,就是渎职和犯罪。
所幸的是,小体征的遭遇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有意对器官移植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
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可以山呼万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