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这是朋友坐飞机到海南旅游回来后的感受.
第一次坐飞机,他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好奇,当然也好几天兴奋不已。
但是,航空公司让他失望了:机场的嘈杂,空姐的冷漠,保安的爆粗无时不在毁灭着他的飞机梦。
现在一说坐飞机,朋友自称有坐牢的感觉。
无独有偶。《广州日报》日前也爆料:
刚从太原乘机回到广州的张敏也抱怨:飞机座位间距离怎么越来越小,腿都伸不开,跟坐牢似的!
何以如此?有记者调查发现,同种型号的飞机,“座位数”却大不一样,有的航空公司为了提高收益,尽可能地增加座位数量。
这就委屈了乘客的腿,让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坐飞机不再是一种享受。
张敏不到50公斤重,身高只有1.6米。即使这样但她仍感觉非常不舒服。如果是大块头的人呢,可能更难受。
事实的确如此:以前坐飞机时里面的人出来上厕所,外面的乘客侧侧身就行了,现在非要外面的乘客站起来,里面的乘客才能出来。
目前因为调整飞机坐椅引发纠纷越来越多。日前,长沙一出港航班上因调整座椅乘客之间发生口角,导致航班延误了2个多小时。
当时,乘客王小姐向后调整了坐椅,引起后排旅客强烈不满,两人发生口角后,双方亲友迅速加入,引发打架斗殴,结局是多人受伤、3人重伤。
何以至此?
“飞机上的座位数量可以灵活变动,所以同一型号的飞机,座位数可大不相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空公司人士说:“比如A320机型,按正常布局,一般有156个座位(其中有约10个为头等舱),但如果‘满编’的话,可以安排180个座位,相差24个。”
记者了解到,每种机型都能灵活安排座位数量。比如波音737—300窄体飞机,最少布置102个座位,最多可布置145个;空客A320最少布置123个座位,最多可布置180个;波音757最少布置148个座位,最多可布置239个。
每趟航班每个座位的收益即便按照500元/天来计算,以最常见的空客A320为例,按照180个座位“满编”,收益就比123个座位的增加2.85万元(没有计算头等舱或商务舱的座位收益),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万元。
如此丰厚的经济利益,使得增加座位数成为个别航空公司的竞争手段。一些小型航空公司将增加座位座位作为主要营销策略,通过降低机票价格价争取客源。
“比如广州飞上海,其它航空公司都是6折的机票,有一家航空公司卖5.5折,你买谁的?”某大型航企宣传部负责人抱怨说,“肯定买5.5折的。乘客买票之前并不知道这架飞机上有多少个座位,上了飞机才发现,原来座位那么挤。”
除了拥挤的座位,飞机餐也越来越遭到乘客质疑。
有人投诉,空姐说晚餐是牛肉面,可就是即食面条,只有一点点牛肉末。
记得1999年,我们乘飞机到昆明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飞机餐非常丰盛,各种饮品让乘客大饱口福。
不仅如此,机组人员为消除乘客们的寂寞和无聊,保证乘客旅途愉快,不断举行抽奖,联欢活动,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现在,航空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惜以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不惜以牺牲乘客利益为手段,这不是竭泽而渔吗?
坐飞机像坐牢!这样书写的传奇故事击碎了公众的飞机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击碎了航空部门的公信力,这和缺斤短两、蒙骗顾客、欺行霸市有什么区别?
乘客是上帝!但愿这句喊腻了的口号能让航空公司三思,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服务理念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