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豪华公厕能给城市脸上贴多少金?

(2010-05-20 07:20:49)
标签:

装修

豪华公厕

厕所

休息室

济南

分类: 热话冷说吧

           豪华公厕能给城市脸上贴多少金?

            恭贺本博荣登新浪博客首页

 豪华公厕能给城市脸上贴多少金?
       豪华公厕里的休息室

     在国人眼里,公厕是解决内急的的地方,虽然不可或缺,自古以来也很少登大雅之堂。

    但在济南却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公厕不但荣登大雅之堂,还堂而皇之地被当做城市的脸面工程,意图成为“贴金工程”。

    这座耗资70万元的“豪华公厕”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城郊结合部的济齐路上,并不在济南市人口密集地带。

    公厕门口的横梁被涂成金黄色,透过绿树,分外醒目,公厕入口处门窗用的是透明大玻璃。

  公厕大厅面积20余平方米。正对门的墙上,镶着一块擦得锃亮的4平方米左右的大镜子,前有三个盥洗盆,台面上摆放着四盆鲜花。大厅地板和墙面用扑克牌大小的精致彩色瓷砖铺就。大厅右墙上挂着一个液晶电视,左墙上则是一个石英挂钟。

 男女厕所总面积40平方米左右,地面和墙壁均用精致瓷砖铺成,瓷砖上还绘有图画,厕所墙角上的音箱中传来阵阵音乐。

 令人咋舌的是,大厅左侧还设有一个休息室,面积8平方米左右。休息室用精致木地板装修,设有一个2米长的木质沙发,2个单人木质靠椅,茶几上摆着一只干净的烟灰缸,还有1台饮水机,墙角立着一台1490瓦的格力空调。

 为何花巨资修建如此豪华的厕所?

 槐荫区环卫局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称,槐荫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把公厕建好一点,可以提升当地的形象。

  乖乖!豪华公厕竟成了提升城市品位的标志性建筑。

  但是,当地百姓对政府解决自己如厕难的大方之举并不领情。

  大多市民认为,厕所不过是方便的地方,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装修得如此豪华。

 “铺这么精致的瓷砖、木地板有什么用?哪会有人没事在厕所休息?装电视、空调、饮水机也让人不解,装修得比我们家的客厅还要豪华,有必要吗?”一位市民从厕所出来,连连摇摇头表示不解。

  更有市民直指这钱花的不值:政府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老百姓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政府解决,像就业、上学、看病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修一间厕所花这么多钱不是“败家子”吗?谁家会这样过日子?还不如用这些钱多修几间厕所或者投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

  老百姓不买账!事实也证明,豪华公厕的利用率并不高。

  有细心的记者观察到: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来如厕的市民不到30人,休息室更成为摆设,很多人只是在门口看两眼、啧啧感叹一番就离开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劳民伤财的贴金工程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

  豪华公厕现身济南并不是第一次。但豪华厕所的命运遭遇尴尬却是不争的事实:

  2005年,济南环卫部门融资近百万修建的首家豪华公厕,因对设施维护不力,如今已破败不堪;而包括火车站在内的一些公共区域,没有不收费的公厕,而且这些收费公厕卫生奇差。

    在青龙桥有一座较为豪华的公厕,是按照国家标准修建的一类公厕。虽然没有液晶电视,但是也有沙发、空调等设备。厕所地面用大理石铺设,墙壁用的是白色瓷砖,内设空调及四个休息沙发,每两个沙发间都有茶几,茶几上放有烟灰缸。但这样一座厕所发生了很多问题,光茶几上的烟灰缸就被人偷了七八次,沙发破败不堪,管理乏善可陈,如厕百姓怨声载道。

    在山东财政学院大门对面的舜玉路上也有一座装修相当不错的公厕。但现在,厕所大厅铺着的绿地毯已经变黑了,厕间内也有一些异味。洗手台上三个水龙头有两个漏水,烘手的烘干机也已经坏了。

     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贴金工程只管贴金,达到目的了就完事大吉。具体谁来管理,管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不是我的事;二是拿公厕往脸上贴金,容易引起轰动,能够赚人眼球,还能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

     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济南豪华公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这两天媒体接连曝光的内蒙古豪华烂尾县城。

    呼和浩特市清河县是一个财力只有3000万的贫困县。因为某领导的“拍脑袋”而拟花61亿元投资打造新县城。从2000年开始花了整整10年建造了一座由批量烂尾楼组成的“死城”,所有已经投下去的资金及人力物力都打了水漂,而全县人民却必须为此背下贷款债务:光利息就达1.2亿元。这需要该县不吃不喝、将4年的财政收入全部拿出来才能还清。

    我们在感到阵阵悲哀原因是,豪华公厕也好,阑尾县城也罢,都是打着“为民解难”的幌子,试图为自己捞点政绩,却不知道民意所想,民怨所为。

     尤其是公测频频成为某些公权力的香饽饽,被拿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而且乐此不彼,实属亘古未闻,也算个传奇吧。

     但愿,这样的传奇故事离我们远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