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微笑球后曾雅妮 3招搞定壓力
(2011-07-26 17:28:09)| 标签: 转载 | 
跟世界高球冠軍學抗壓
微笑球后曾雅妮 3招搞定壓力
整理者:編輯部· 
年僅22歲的曾雅妮,如何化解比賽壓力為助力,並贏得對手掌聲?本刊摘錄高爾夫雜誌特刊《放膽就贏》,搶先公開曾雅妮自我抗壓的3帖解方。
 
▲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員世界排名第一曾雅妮(攝影者.翁挺耀)
這是歷史的一刻!
六月二十七日,女子高球世界排名第一的台灣女將曾雅妮,勇奪LPGA鍢速惞谲姟=衲甓十二歲的她,創下全世界最年輕榮獲四座大賽冠軍的紀錄。改寫美國老虎.伍茲(Tiger Woods)、南韓朴世莉兩人在二十四歲締造的紀錄。若在今年七月的美國女子公開賽(US Open)也摘冠,她會是史上最年輕就完成「大滿貫」(編按:達成四場大賽都曾獲勝的紀錄)的球員。
「曾雅妮是一個少見,同時擁有出色天賦和個人特質的無懼鬥士!」美國專業體育網站ESPN形容。「和歐秋雅、索倫絲坦、南西羅培茲一樣,正式成為LPGA的領導者。」
「她自成一個聯盟。」美國高爾夫頻道如此形容曾雅妮。
台上五分鐘,台下十年功。曾雅妮成為史上最年輕贏得四座大賽冠軍的球星,回顧來時路,她一路所吃的苦與流的淚,都有了代價。
求勝的壓力……
解方一》化整為零,專注每個步驟
英雄出少年,曾雅妮在二○○八年剛轉入職業球員的「菜鳥年」,就以十九歲的年齡一鳴驚人,成為LPGA鍢速愂飞献钅贻p的冠軍得主,榮獲當年的LPGA最佳新人獎,也是史上首位華人奪冠的球員。
時序一進入二○○九年,曾雅妮的表現卻明顯失常,全年僅拿下一個LPGA康寧精英賽冠軍。最重要的四大賽不僅毫無斬獲,甚至連續五場比賽成績都落在二十名以後。
「那時連續兩個月都打不好,我在場上邊打邊掉淚!」曾雅妮猶記當時的慘狀。○九年七月的美國女子公開賽,她原本信心滿滿,誰知最後結果卻是慘遭淘汰,連晉級都沒份。
打完十八洞,曾雅妮開始大哭,「那時候第一次覺得,高爾夫球在向我挑戰!」 曾雅妮的自我期待變得很高,但是因為她給自己壓力大到好像每一場比賽都是四大賽。太想贏,反而沒打好!雅妮發現居然被最愛的高爾夫球迎面痛擊,當時的心境簡直像「從天堂到地獄」。
曾雅妮身心俱疲,教練引介她去找心理醫師葛拉漢(Deborah Graham)。醫師建議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比賽的勝負上,而是將焦點轉移到每一次的出桿。
「她叫我把每一桿都記錄下來,不一定得進洞,只要這一桿達到要求,就打個勾,七十二桿裡有六十桿打勾的話,其實就是表現得不錯。」
換句話說,如能一步一腳印、化整為零的做好每一個步驟,排山倒海的壓力就會紓解不少。
以前太在乎自己的成績,太在乎別人對她的看法,變成很大的壓力來源。現在她知道如何把壓力轉化為動力。
她不打算贏幾個冠軍,也沒想獲最佳球員獎,只是專注在鍛鍊體能的進步,讓球桿在球道中間的機率變高、推桿的機率變大……。
「做好準備,我就打了。不管前後有沒有沙坑,旁邊有沒有水池,都不會害怕失敗。球打歪了也沒關係,至少我已盡力,最後的結果我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這讓曾雅妮領悟:「在比賽中,我的目標就是要專注把每一桿做好。」
專心打球,並告訴自己「我辦得到、我辦得到,」可能在心裡說了上千次以上。透過這樣的方法,逐漸自我復原,恢復信心。
在勝敗決生死的競技場上,不是你輸、就是我贏,人情冷暖特別明顯。
人際的壓力……
解方二》謙卑待人,主動化敵為友
曾雅妮打業餘高爾夫的時代,曾遭一群「天才少女」輕蔑的對待,讓她深刻體會比賽場上實力的重要。
美籍韓裔的高球美少女魏聖美就是一例。魏聖美在輸給曾雅妮前,對她根本不理不睬。身高一百八十五公分的魏聖美不但漂亮、體型好,打球也很有天分,她的擊球距離遠,這正是美國高壇最愛強調的項目。只要她現身,永遠是鎂光燈聚焦的明星。
比賽時,當年沒沒無名的曾雅妮,連跟在身邊的桿弟都是當地學校的體育老師臨時來客串的。打球的時候,更沒人觀賞。
二○○四年七月美國女子業餘公共球場鍢速悾拍菀粦鸪擅驗樗坏珚Z冠,而且是在決賽三十六洞打敗了當時紅遍全美的魏聖美。讓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魏聖美,當場淚下,哭倒在母親懷裡。
曾雅妮坦承賽前也會害怕與緊張,但開賽後不久,心情很快就穩定下來。
「魏聖美信心滿滿,她開球遠,姿勢漂亮,一開始我覺得她非常厲害、很完美,當時沒想過能打敗她。只想全神貫注,好好享受比賽。但真正交手後,我才發現是自己嚇自己啦……。最後一天落後兩桿時,覺得有機會贏,就大膽放手一搏。」
最後情勢大變,強龍技壓地頭蛇,媒體為之譁然。
後來魏聖美的父母在球場上碰到曾雅妮時,沒打招呼,有些名將與曾雅妮同場競技,結束之後也形同陌路。
「我當時沒想太多,心想只要打得好,人家就會認識我。後來我成績打出來,很多人現在碰到我都會打招呼了。」
另一位讓曾雅妮感覺「受傷」的是美國的普蕾索(Morgan Pressel)。普蕾索以前和曾雅妮握手,只輕輕「摸」一下。直到曾雅妮在公共球場擊敗魏聖美的隔年,普蕾索才「第一次」和妮妮打招呼。
說時遲、那時快,曾雅妮立刻在二○○五年的全美南北業餘高球賽,擊敗普蕾索。
「頒獎台上她說了很多恭維的話,走進媒體室卻連正眼都沒看我一下。」
曾雅妮那時被傷得很深,覺得被瞧不起。她暗暗立誓,未來不管成績多好,「我一定要做原本的自己,對世界排名第十或一百的球員,態度都一樣。」
與魏聖美、普蕾索在賽場交手時,曾雅妮還是無名小卒,雖然俗語說「不遭人嫉是庸才,」但這樣冷眼的刺激,「讓我提早認清,實力最重要。成績不好,沒人『鳥』妳!」曾雅妮也領悟。
魏聖美在轉入職業後,與曾雅妮的關係變好,主要是曾雅妮在○八年新人年已拿到一個大賽冠軍,世界排名衝到第二,實力不可小覷。
成名之後,曾雅妮常常自我提醒「不要迷失自己!」不要被名利沖昏頭,無論表現多麼突出,都要謙卑待人。
這也是為什麼有回她在本田泰國女子賽獲勝後,在十八洞旁球場會館的二樓,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抬頭一看,竟是其他的參賽選手。她們真摯的為曾雅妮鼓掌,為她開心。這在競爭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體壇,非常罕見。
資深體育記者王麗珠曾為文指出,優秀的選手之間通常不會有太深厚的友誼與互動,但曾雅妮卻總是主動伸出友誼之手,改變磁場,與名將成為好友。
看到人家表現好,絕對不吝表達她的激賞,除了當面致意,往往第一時間跑到對方的臉書或部落格留言誇讚。
她的好人緣,所向披靡。無論場上還是場下,曾雅妮自信隨和,跟誰都能做朋友。打球時她與同組的對手友善的互動聊天,在自己表現好、贏得掌聲響時,更不忘舉手向球迷致謝。
「有球迷說喜歡看我笑,我也很愛笑,真的是發自內心,這樣可以鼓勵自己,也可以開心打球!」曾雅妮曾經說:如果大家叫她「微笑球后」也不錯,不過叫她「微笑妮妮」比較好。
緊張的壓力……
解方三》不亂想,隨時在心裡哼歌
只要參加比賽,邉訂T就會有勝負成敗的壓力,這是「宿命」。克服壓力的唯一方法是:習慣它!
她也曾猶豫:若是讓人知道自己軟弱的一面,極可能產生負面的評價。但是她決定換個方式思考:「如果我讓大家知道,每場比賽我都很緊張,結果都打得很好,這也不錯啊。」
她選擇和壓力做朋友,而非視若無睹或逃避。
二○○九年七、八月美國公開賽,曾雅妮練習時信心十足,不料比賽第二天就被淘汰,她與桿弟抱頭痛哭,又生氣又難過。
有時球員打得不好並不是球技退步,而是心理有障礙。陷入低潮期時,容易產生負面的想法,開始懷疑自己。如果一直耽溺其中,不找外力幫忙,很難改善問題。 去年第一場大賽冠軍、納比斯科鍢速悰Q賽前夕,曾雅妮緊張得不得了,和心理教練葛拉漢通電話,紓解偌大壓力。
這個「保心安」的專業諮詢很受用,每逢曾雅妮心煩意亂時,管理情緒的良方是:「不必東想西想,把注意力集中在打好每一桿,而不是想今天一定要贏!」
把壓力均分到最小的單位「每一桿」,然後一桿接一桿的過關斬將,比賽就變得單純多了。
二○一○年七月底,專供高爾夫球員心理與球技建立的公司展望五十四來到英國公開賽現場。曾雅妮連續五場比賽打第十幾名,覺得自己迫切需要球技外的協助。 她知道琵雅(Pia Nilsson)和琳恩(Lynn Marriott)兩位教練幫助過很多頂尖球員。首次見面,她們約在練習果嶺上,兩位教練看曾雅妮的推桿,然後聊了一個小時。
「球場心理有各種方法,教練挑出一個方法讓我用,否則我自己會胡思亂想,有太多想法。」
她們建議曾雅妮-緊張的時候,在內心唱歌。
兩人問曾雅妮:「打得好的時候,心裡怎麼想?打不好的時候又如何?」球場上的心理策略是教練與球員「討論」出來,而非單方面的「指導」。曾雅妮在思考與回答的同時,等於「自我提醒」。
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實踐的人,才能獲勝。如今曾雅妮在比賽時,不管打得好或打不好,她都在心裡面哼著歌。
「有時候很難,因為比賽中有很多東西要想,但是我告訴自己:只要能做到這點,我就能保持競爭力,也保持快樂。」
曾雅妮常哼唱S.H.E和江蕙的歌曲,有時甚至跟桿弟好友討論賽後去哪裡吃飯、逛街……。以從容的心,擁抱恐懼,和壓力做朋友!
(本文摘自於七月二十一日出版高爾夫雜誌特刊《放膽就贏》)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