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那么为什么看法会如此迥异呢,固然每个群体的人群自然容易以各自的角度和利益看待问题,但仔细想来众多网友也都是受过国家多年义务制教育的人群,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就乱喷一顿,深究原因,无外乎是不了解甚至是压根不知道最近几年国家强制实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简称规培),众多网友提出的最多质疑就是奖金呢?药钱呢?你们医生怎么不说呢?这些疑问的提出就表明了大家根本就不了解我们医生说的规培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我们没事抱怨正常在医院工作的情景下收入少的问题呢。
规培,官方具体解释可以详见百度百科(百度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在这里就不再粘贴一遍了,不愿意看那么长字的网友可以继续向下看,简单说,就是近几年国家及卫生部认为只要是学医学临床的,不管你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还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都不具备高素质的临床诊疗能力,严重影响了医疗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是说我们这些80后学医的都严重的脱以前老医生们的后腿啦,所以得再把你们集中起来,再强化你们几年,这样你们才有资格行医,才能给大家看病。而即使你已经考取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师证,而没通过规培最后的临床考核和考试,也不能再进一步报考主治医师。
1、规培时限:具体到不同学位就是本科毕业轮转三年,科研型硕士三年,临床型硕士两年,科研型博士三年,临床型博士一年。
2、规培范围:所有想从事临床的医生(目前范围划定在见习医师和住院医师,不含主治及以上),不论你是什么学位,什么职位,通过没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一个别想跑,都得老实儿规培。
3、规培地点:一般都是省市级大型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才能申请下来规培基地。这样的基地一般叫做国家级基地,市级或县级一些中等医院也可以申请规培基地(但一般很难批下来,软硬件都差一些),这些一般叫做省级基地。
4、规培补助:前几年国家在全国各地方试点,所以政策法规极不健全,收到明文规定的省份的医院,不敢不实施,只能按国家要求对单位的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本院是规培基地的还好,但众多市县级医院、专科医院的医生们只能离开本院,前往规培医院进行轮转培训,单位因你离院,只提供基本工资,更别提奖金了。而规培基地只把你当免费劳动力用,正好缓解了大医院缺临床小医生的现状,而国家制定政策的各位头头脑脑可能彻底把这些最底层的医生的温饱问题给忘的一干二净,更别提结婚生子了。或者说是扣在中间某个部门上了,反正补助这钱是一分钱没看见。这才造成了我那条微博里的现状。
http://ww2/large/5eb86e17tw1eocdy0l0i0j20u01hcdku.jpg
还好,前辈们的悲惨生活状态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关注,按最新的文件说,至少从我们这届规培(2015)开始,国家明确说给每个人3万元/年,其中2万给个人(每月1666元),1万给规培基地。拿到这2万的前提是你要报考国家级的规培基地医院,还得考上国家线的,然后严格按照规培制度,在规培医院轮转,不得中间返回原单位工作,满勤的,年终考核通过的,才给你发这个钱。至于报省级基地的,或者没考上国家线的,压根没有这2万元,自己想办法维持生活吧。
5、总结:所以在各个省市级大医院的住院医师们是幸运的,他们可以报考自己本家的医院,然后在自己家医院内部轮转,怎么轮,甚至轮不论都是内部的事,都可以内部协调解决,检查时只要把材料补全就OK了,我所知道的现状是在大医院的住院医们基本很少有严格按正规要求轮转的,一是院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知道各科主任都不愿意放人出去;二是谁不希望留在自己科里干活挣奖金啊。而外院来规培基地轮转的(涉及各市、县医院及专科医院医生,占很大比例),那只有免费苦力的命了。
不满与疑问
住院医师规培的初衷和想法是好的,是效仿国外先进经验学来的,但一味的模仿,考虑不到现有的国情,就让我们80后这一代医生备受煎熬。
1、先说规培时限:本科生、科研型硕士、博士进行规培,我举双手赞成,因为他们的确没经受过或很少经历二级学科(如内、外、口腔等)的临床培训,经过培训后,至少对二级学科的疾病诊治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临床型硕士和博士,当年国家设置该类型学位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研究生期间,注重临床实践,规范培训,严格轮转,然后毕业就能投身于临床工作岗位。而现状是专业型研究生已经在临床实习工作了三年,具备了一定的诊疗能力,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还得被送出去再来两年临床实习,而过程和读研期间大同小异,那么读临床型研究生还有何意义?这不是在浪费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呢吗?
2、规培补助:规培除了国家应该积极给予住院医师补助之外,还应该立法保障外出规培的人员在自己工作单位的合法保障,医生们抛家舍业的出去规培一是为了自己的提高,二更是为自己的医院提高整体诊疗水平在做贡献,虽暂时不在本院工作,但依然在为本院未来的发展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所以呼吁国家能够出台文件,落实外出规培人员原单位基本待遇,让医生们安心学习,无后顾之忧。另外补助能否随社会基本工资逐年提高,或者提高外出规培人员待遇,这些都值得政策制定部门领导们深思。
国家实施规培的本意是好的,是有利于医生、患者及医院的,不断的提高中国医生的诊疗水平,让县级医院的医生甚至村医也能接受到正规的培训,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正规准确的诊治。但是政策的制定不应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或者应尽可能想办法减少利益冲突,尤其是整个诊疗过程中的主体人群——青年医生,我们既然选择了从医,初衷都是热爱这个行业,能够救死扶伤,受人尊敬。但现实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在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内心防线,本就脆弱的心灵还在经受着同行领导者们的摧残,也许为了政绩,也许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情的把我们推到风口浪尖,推到悬崖边,我们抱怨一声,自嘲一下,就要受到社会的无情谴责。也许我的同事这批人属于特例,赶上了不幸中的不幸,只有这点收入,我发微博的意思也只是抱怨自嘲一下,并不代表所有的规培群体,更无法代表别的省份医院的医生,但至少说明还有这么一批青年医生在如此煎熬着,让社会了解一下我想也是应该的。至于手机的事,有点脑子的人也不会喷这个,就不和那个档次的人纠结了!大不了,你就当我们医生都任性罢了!
下周一,我就要正式开始规培了,其中各种滋味,我自己慢慢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