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心脏日】给自己健康的心脏环境!

(2014-09-29 12:12:28)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5eb86e17jw1ekt7oj2fhzj20u00i0wfn.jpg

由来

世界心脏病联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非政府组织,世界心脏病联盟由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近200个心脏病协会和心脏病基金会组成,成员国涵盖亚太、欧洲、中美洲和非洲。致力于控制全球(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生,延长人类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世界心脏病日是世界心脏病联盟于1999年开始发起的重要活动之一。

心脏是惟一一个片刻不可以休息的器官,当人类生命开始在母体胚胎里孕育时,心脏就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而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本来不堪重负的心脏雪上加霜,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营养失衡、吸烟等)的关注,世界心脏联盟于1999年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

2000年9月24日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

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是“健康的心,快乐人生”。这样做的目的是呼吁人们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使人人都有一颗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以享受愉悦的生活。

往届主题

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为“健康的心,快乐人生”

2013年:娱乐健康,年轻心脏

2012年:“世界同心,全家一心”(One world, One home, One heart)

2011年:“One Wold,One Home”

2010年: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心脏健康

2009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为“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心脏健康”。2009年9月27日是第九个世界心脏日

2008年:了解你的危险因素

2007年:健康家庭、和谐社会

2006年:你的心脏有多年轻

2005年:肥胖与心脏病

2004年:儿童、青少年与心脏病

2003年:妇女、冠心病与中风

2002年:营养、肥胖与锻炼

数据统计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是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头号敌人。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病症。

该统计材料还显示,80%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自于中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随着肥胖症患者和吸烟人数的增加继续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远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 内的其它疾病,他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并且已经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预计2020年,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将从目前死因的第5位 与第6位上升至第1位和第4位,全球心血管病死亡率将增加50%,高达2500万人,其中1900万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虽然每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幸存者至少有2000万,但其中多数人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今年8月8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在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种疾病之首,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该类疾病。

全国心血管病患者约为2.9亿,平均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病,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该类疾病。更令人不安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心脏性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等也可导致猝死。

一项针对国人的调查表明,在高度重视心脏健康的98%人群中,有63%的人报告他们已被诊断出至少有一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医学问题”,包含(30%)、(26%)、心脏病(21%)、肥胖(17%)、(17%)和中风(7%),只有29%的人坚信自己没有上列任何疾病,这组数据充分显示了国人心血管健康的不良状况。

发达国家心脏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强调了预防。相反,在过去15年里,中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其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预防。

危险因素

如果能改善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摄入不足、超重肥胖、体力活动过少等情况,心脏病的发生将被有效遏制。

具体来说,心脏病有两大类危险因素,一类是可调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或有关:

1. 环境危险因素:

(1)、自然环境: 如空气污染,高温,严寒等。

(2)、社会环境: 如社会经济状况低下(贫穷导致),竞争大等。

(3)、自身环境: 如血压高(高血压),血脂高,血糖高(糖尿病),口腔卫生不佳等。

2.危险因素:

(1):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等。

(2)睡眠过多或不足。

3.危险因素: 情绪不良如激动,精神紧张,慢性压力等。

4.运动危险因素:

(1)缺乏运动:长时间坐位,体力活动少,BMI异常(超重或肥胖)等。

(2)过度运动:如过度,心肌肥厚等。

5.危险因素:

(1)、饮食不当:如大吃大喝过剩导致肥胖,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新鲜,盐过量,水不足等。

(2)、吸烟(主动或被动)。

(3)、过量。

(4)、不当。

另一类是不可调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延缓或减少:

1.增龄(衰老)。

2.性别。

3.种族。

4.家族史。

此外,还有其它疾病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如:

1.感染如急性或慢染。

2.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3.消化道疾病:如胃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

4.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

5.疾病:如,肾血管异常等。

6.疾病:如,血小板异常等。

从上述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或习惯是导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可防可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