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2021-09-29 00:35:12)
标签:

旅游

游记

杂谈

自驾

分类: 环中国游

居士西行第二十至二十一天。穿越新藏线。

--------------------------------------

 

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山林居士  2021-9-27

 

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到西藏日土县这段是G219最难走的一段。为了能完整地呈现这段路程,我把两天的行程写在一起。

这段路有大约930公里(实际驾驶)左右,无论有多少文章描写这段路上有多少个达坂(源于蒙语,意为山口,山岭),我看到了七个有标志的达坂,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冰湖;这段路程以三十里营房为分界点,北段到叶城有三百多公里,这段路程海拔多在两三千米,坡陡弯急,路况很糟糕,由于气候和地质灾害,这段路年年修,年年坏,有些路段就是松软的浮土,车辆经过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从三十里营房向东南至日土,海拔高度基本都在四千米以上,接近五千米或五千米之上的路段长短约有两百五六十公里,但整体路况稍好,盘山路的急转弯不太多。因此,我用两天的时间完成这点路程。

 

第一天

 

从叶城南面出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牌楼,上写“新藏线零公里”,两边对联写着“昆仑第一城,天路零公里”,好有气派。跨过这牌楼就意味着你将参加一场胜负难料的挑战,很多来自各地的车友在牌楼前拍照留念,然后,义无反顾的向着天路进发。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沿着新藏公路前行,行进约百公里后便开始攀爬新藏公路的第一达坂----库地达坂(也称阿卡孜达坂),这里被誉为是新藏公路的第一个拦路虎,如果连这里都不能通过或者在这里已经感觉到身体不适,那一定要尽早掉头返回。阿卡孜达坂维吾尔族语的意思是“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由此可见阿卡孜达坂的艰难险阻。

站在达坂之上远眺,远方的雪峰在雾气的笼罩下若隐若现,达坂上有几位骑摩托的年轻骑警在值守,我想除了维持交通之外,是不是还有预防意外的目的……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继续前行至210公里处,就是赛力亚克达坂了(也叫麻扎达坂)。这个达坂是第二个高山口,也是新藏线最长的达坂。常年行走于此的人们都说:“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与库地达坂相比,麻扎达坂凶险更胜一筹。上下各近40公里,是连续的坡道。这里的海拔高度达到4969米,气压已经降到了平原的56%,大部分人都出现呼吸困难和呕吐的现象。

过了300公里处的柯克阿特达坂(4909米)下山,来到了一条路上著名的三十里营房。

三十里营房就在新藏线363公里处,海拔3700多米。这个地方其实叫赛图拉。赛图拉是维吾尔语,意思是殉道者,因附近平坦山顶有一座古墓,据说这位殉道者是唐代玄奘到印度取经的陪伴者,苦行僧,是一位殉道的宗教人士,赛图拉地名由此而来。

这里是这段路上唯有的两个中继站,另一个是继续前行一百多公里的红柳滩,据说那边的条件还不如此地。因为有了一些轻微的高反,所以就在这里休息了,在不多的几家宾馆中选择了一家相对条件好一点的宾馆住下(公共浴池和卫生间)。

这里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一个字----贵,住宿贵,吃饭贵,加油贵……谁让人家是在大山深处的稀缺之物呢。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在一家川菜馆吃了晚餐,餐馆不大,满墙贴着各种自驾俱乐部的队旗,还有各种的留言,看来,穿行新藏线的驴友多选择在三十里营房休息。

早点儿休息,缓解一下高反……

 

第二天

 

当阳光照亮了喀喇昆仑山顶,起床,用餐,出发……

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照的睁不开眼,只能放下遮阳板缓慢前行,路边小水洼已经结冰了,冰面的反光也给驾驶增添了困难……

先经过了大红柳滩,这里就是这条路上的第二个中继站。与三十里营房类似,这里同样设有边防军的营房。

大红柳滩因为河滩长满红柳而得名。这里有边防检查站,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这里对核酸并不太重视,更加重视边防证,也许这里离边境线更近吧。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这边的边警检查很严格,前面的边警检查了我的手扣,这里的边警直接检查我的副驾座位下面,还有一个对于摄影的独脚架发生了兴趣,非要打开看看才罢休。

这里的海拔已经是四千多米了,继续前行就到了海拔5170米的奇台达坂,越往上走空气就越稀薄。站在达坂上向山下望去,下山的盘山路蜿蜒曲折伸向远方……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继续前行就是一个在美丽湖边的检查站,检查后放行。我问一个边警战士,旁边的湖叫什么名字,他说叫泉水海,也叫死人沟。我听后心里一惊,赶快把车开走。

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这里是一片全长约300公里的阿克钦无人区,它真正的名字叫做泉水海,海拔5000米以上,因海拔太高,气候多变,很多人在这里因产生高原反应而长眠于此。传说,曾经有一支解放军进藏队伍,途径泉水海,路途劳顿决定在此露宿一晚,可不幸的是,第二天,这支解放军队伍无一人幸免,因缺氧永远长眠于此。从此,人们便把此地称作"死人沟"。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但是因"死人沟"的存在,使得新藏线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民间常用"界山达坂撒过尿,死人沟里睡过觉"来形容一个人的胆量之大,这句话也凸显了走新藏线的不易之处。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再向前行二十几公里就是这段路上最高的达坂----界山达坂了,这里海拔5347米,气压只有平原的53%,据说这里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30%,难怪在这里呼吸这么困难呢。在这里遇到一个从西藏方向去新疆的摩托骑手,聊了几句以后准备道别,转脸一看,那个骑手正在背对着公路向山下撒尿呢,真是个胆儿大的人啊!

沿途随处可见雪山和草甸子,在公路两边伴随着我前行。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还看到了一处路段两边树立着很多杆子,有谁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提示一下,这只有在青藏高原才有的哦。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过了界山达坂之后,再过两个达坂公路比较平缓了,但海拔还是在四五千米之间徘徊着。

快到今天的目的地----日土县时,就看到了班公错了。班公错也叫班公湖,藏语称“错木昂拉仁波”,意为明媚而狭长的湖泊,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北部约12公里处,是中国日土县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的“国际湖泊”。班公措湖面狭长,呈东西走向,长约155公里。班公错为内陆湖,湖水东淡西咸,有海拔最高的鸟岛。班公错明媚而狭长,四周群山环绕,远处皑皑雪山,湖水至蓝至清。风景秀丽,神秘莫测。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绕过班公湖就进去了日土县,县城不大,一条南北的公路贯穿而过,商铺聚集在公路的两边。这里酒店不多,抓紧找了一家住下……

【居士西行记】环中国游(第三线段)随笔-D20~D21:叶城-皮山-日土

 

这两天一路走下来,感觉还是有高原反应的。想了一下好像与从新疆方向入藏有关,海拔高差变化太快,如果从藏入疆,海拔有一个缓慢抬升的过程,人们会逐步适应,反应会小些。另外,要做好必要的准备,药物和急救装备等。还好,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上氧气和药物,但愿能很快适应吧。最关键的是要听从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声音,不要与任何不适对抗。

先写这么多吧,头还是有点晕晕的……

 

2021-9-28  11: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