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南行记】环中国游(第二线段)随笔-D17:三亚--徐闻

标签:
旅游自驾游记杂谈 |
分类: 环中国游 |
居士南行第十七天。
---------------------------------------
环中国游(第二线段)随笔-D17:三亚--徐闻
看到介绍说这里有莺歌海盐场,号称是海南的“天空之境”,这不禁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从崖城出发,前往西偏北方向的黄流镇。穿过黄流镇通往盐场的道路断路施工(没有提前导引标志),只能绕行乡村小路前往。在乡村小路行驶不久,就看到了路边的盐田,远处还有堆起来的盐堆。开车到盐场门口,见到了三三俩俩来看盐场的游客。从盐场的规模和设施安排来看,尚不具备大规模接待游客的条件。另外,从观看效果来说,与青海察尔汗盐湖的规模和漂亮的盐花以及茶卡盐湖的静美相比,还是逊色了许多的……
盐场大门里面矗立的几个大字“烧干海水变银山”倒是很实际,盐田边上一座座新建成的住房也许是对这句口号的最好印证。
从这里出来,去到另一处古盐田看看。沿着环岛路继续北上,快到儋州市时左转,穿过洋浦大桥就到达了位于儋州湾边上的洋浦千年古盐田。这片千年古盐田位于海南洋浦半岛盐田村,现被批准为旅游景点。这里的盐工们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法,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由于这里的盐味鲜,并对多种疾病有疗效,清朝乾隆皇帝闻报后,御书“正德”赐给盐田人。洋浦千年古盐田被誉为最早采用日晒的制盐场,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民间制盐工序的古盐场。目前有1000多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石盐槽密布海滩。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每天都在这片盐田上沿袭着1200多年来的古老方式劳作。
为了保护砚式石盐槽不被破坏,现在已经将盐田景区封闭起来了,游客们只能在外围远远的参观了。
在西线环岛公路上有几次看到电子显示屏提示,离岛车辆需要提前预约,码头不现场办理船票,忽然想起来快到五一小长假了,进出岛的轮渡会比较紧张。赶紧在网上预订了一张轮渡船票,直奔海口码头。到码头时看到已经有很多出岛的车辆在排队,人们在烈日之下焦急地等待着……终于等到了安检、换票、登船……
渡轮晚点半小时才离港。
一个多小时的航程,乘客们有的聊天,有的打牌,孩子们在家长的看护下玩耍和奔跑,还有人在舷边欣赏风景和拍照……看到一对小情侣,依偎在舷边说着悄悄话……
渡轮抵达徐闻港时已经是华灯初上了。赶到徐闻县已经入夜,中心广场和街心公园仍有很多人在跳广场舞,街边的商店和大排档依然灯火通明……站在酒店的高处俯瞰,主街道的灯光像一条亮线,穿过城区。
2021-4-29 08:42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