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拓展训练题
(2017-11-14 11:14:10)分类: 教育教学 |
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阅读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孔子哭之恸
③弟子孰为好学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4.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5.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哪些道理?(2分)
人难免要犯错误,但决不能重复犯错误。比如说谎骗了父母或老师,但经指出后就要坚决改正,决不能再犯。如果再犯,就是“贰过”,就是明知故犯。再如玩电脑游戏玩过了头,结果耽误了功课,学习成绩下降。这种情况发生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以后绝不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游戏上。要做到“不贰过”,首先要总结教训,其次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没有这两点,错误会一犯再犯。
6.翻译全文:
翻译: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就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如今再没有发现好学的人了。
文言文阅读。
[甲]子曰:“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 ① 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 ② 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 ③ 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 ④ 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1)知之 为
(2) 是
(3)思而不学则
殆
(4)满则 覆
2、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
(1)诲女知之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
5、(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是 (2)这 (3)疑惑 (4)翻到
2、(1)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2)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3、一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4、态度 学 思
5、(1)孔子想验证宥座器(敧器)的特点。
(2)有必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
(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人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链接资料:[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 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者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④父亲、师大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促使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1)[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
卷首语
冲破藩篱;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读经典,诠释人性。
____________________,直面诘问;
勤恳真诚,回馈热情。
(2)[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一方观点不超过15个字,字数大致相等。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座谈会]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任选一句,谈谈心得体会。不超过30个字。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弘扬传统(传播智慧、走近圣贤、感悟大师)
(2)示例:
①正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 反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②正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反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
③正方:于丹的成功基于博学 反方:于丹的成功源于炒作
(3)示例:
① 谦虚求实是为学之本,也是做人之本。(或:回避或掩饰不足贻害无穷。)
② 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善于推己及人。(或:做任何事情都要先为他人着想。)
(不设统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