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白酒的“回沙”现象

(2009-07-15 10:02:39)
标签:

回沙

八大名酒

酱香型

孙长旭

金沙

杂谈

分类: 公司新闻

编者按:

    7月6日,本报《酒周刊》以《贵州匀酒 低调复出》为题,报道了贵州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匀酒成功破产拍卖一事,引起了强烈反响。
    贵州是酒乡,上世纪80年代,“贵州名酒”一度多达近50种之多,20多年过去了,贵州的老牌名酒今安在?现在市场上又认可了哪些白酒品牌。《酒周刊》将陆续推出“贵州名酒”系列报道,展现贵州新老名酒发展之路。

 

贵州白酒的“回沙现象”

记者 石刚

 

    “咚咚锵锵……”锣鼓声响彻云霄。日前,1000吨金沙回沙酒扩建开工典礼在金沙举行。根据规划,2012年,金沙回沙酒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0吨。开工的锣鼓意味深长:那是金沙酒业的跨越发展向着新的战场发出的冲锋号。
    作为贵州“老八大名酒”之一,金沙回沙酒在2007年正式改制重组之后,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迅速实现了华丽转身,不仅突破了亿元销售收入,还被评为新的“贵州八大名酒”,市场蜚声一片,被贵州业界称为白酒的“回沙现象”。

一年之内
老牌名酒华丽转身

    “每年投入两个亿左右,到2012年,我们将实现金沙回沙酒的万吨基酒生产规模!”7月7日,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长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金沙回沙酒的发展,显得意气风发。他告诉记者,到今年年底,在全省所有县市,都将可以看到金沙回沙酒的身影。
    孙长旭的意气风发是有根据的。
    2007年,作为贵州的老牌名酒,金沙回沙酒只有一个车间在生产。那一年,原省经贸委等部门和毕节地区看到金沙回沙酒的现状,为了留住这块品牌,决定引入外力,实现金沙回沙酒良性发展。通过破产重组,贵州金沙窖酒厂改制为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
    10月26日,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举行了奠基仪式。一个承载着让“金沙回沙”这块老牌名酒发展壮大使命的新生命诞生。
    面对新的一切,原酒厂的160多名职工投来的是齐刷刷怀疑的目光和质问:
   “你们懂不懂酒?你们是不是钱赚多了,脑壳发热?”
   “你们是不是把我们基酒卖空了,赚钱走人?”
    更让他们质疑的,还是新公司的掌舵人孙长旭,竟然是一个不到30岁的小伙子!
    事实胜于雄辩。要想封住质疑者的嘴巴,就只能用事实说话。就在新公司奠基后的3个月里,公司就投资7000多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将回沙酒的年生产能力从每年1000吨扩大到2000吨。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人也主要还是那群人,而新的投入和新的管理方式,短短三个月,就让当初的质疑者看到了孙长旭这个小伙子的“很不简单”。
    2008年,该公司又迅速启动了第二期扩能计划,总投资3.5亿元,到2010年10月,将实现6000吨基酒的年生产能力。
    看到了投资方的慷慨,看到了孙长旭这个掌舵人果真有几“刷子”。老职工们闭上了自己的嘴巴,新职工们也对公司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人心齐,泰山移。2008年,该公司逐步理顺了管理机制,规范了管理制度,不断地加快了人才建设、工程建设和加强市场营销的力度,实现了从国有企业到现代企业的华丽转身。
    或许这样的一组数据,就是最好证明:2008年,该公司生产回沙基酒2288吨,销售回沙酒1226吨,完成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4767万元。2008年,金沙回沙酒被评为贵州八大名酒,成为老八大名酒中为数不多的再获“八大名酒”殊荣的品牌。
    孙长旭说,金沙回沙酒的万吨目标,并不是凭公司有资金实力,就乱扩一气,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的合理计划。
    他们的市场开拓,就是以毕节为中心,然后到遵义,再到贵阳的线形逐步推进过程。首先以是以毕节、遵义市场的带动,突破贵阳市场,并驱动全省市场;而明年和后年的计划,则是巩固全省市场,并以此为基础,研究酱香型白酒到底走哪些市场是最合适的,将金沙回沙酒这个区域性的地方名牌逐渐向全国名牌过渡。
    孙长旭说,金沙回沙酒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华丽转身,这和它是贵州老牌名酒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上个世纪
带上棉袄排队买酒
  
    金沙窖酒厂有着引以为豪的发展史。上世纪30年代,酿酒工艺师刘开庭回到家乡金沙酿造“回沙酒”。
    1951年,国家在原来几家酒坊的基础上,建成了贵州金沙窖酒厂。而由于“金沙回沙酒”是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并采用两次投料、九次蒸酒、八次发酵、七次蒸馏取酒的生产工艺酿造,是贵州除茅台酒外的第一个大曲酱香型白酒,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独特风味,致使其声誉大振。
    1963年,贵州举行了首次“八大名酒”的评选,金沙窖酒以“香醇味浓,馥郁堪夸”等原因,入选“八大名酒”之列。
    陈平,金沙窖酒酒业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质量。今年是他在金沙回沙酒工作的第23个年头。对金沙回沙酒,陈平充满了感情。
    据他回忆,金沙回沙酒最为辉煌的时候,是1982年和1983年,当时生产的酒供不应求。
    夸张到什么程度?“山东的酒商到厂里来要酒,六七月的时候过来,就必须带上棉袄!”陈平说,“要酒必须带现金,而且需要排上半年的队,才能拿到酒。”
    六七月过来,一般要到过了年之后才能有酒拿回去,所以要带着棉衣来过冬。
    那时候,金沙回沙酒在市场的占领上,也是四处都插满了“旗子”,国内山东、广东、台湾等地区,甚至俄罗斯等国家,到处都可以看到金沙回沙酒。

引资壮酒
“回沙”现象完美诠释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沙回沙酒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遭遇过市场波折。
    到了1985年和1986年,由于前两年的白酒市场达到一个峰谷,很多酒厂便开始盲目扩产,甚至不惜以质量为代价。假酒、冒牌酒一时涌往市场,使整个国内白酒市场一落千丈。盲目扩产之后,但市场却不景气,于是,很多品牌白酒迅速在市场上消失。
    此时,很多消费者爱上了浓香型酒。于是,很多在扩产之后无法缓过气来的酒厂,继盲目扩产之后,再度做出了错误选择,大肆跟风搞浓香型酒,而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赖以成名的酱香或者兼香本色。
    金沙回沙酒也一度有点迷茫,准备往浓香型方向“靠”。不过,由于贵州人的习惯还是喝酱香酒,而且金沙回沙酒的前身实际也是酱香型酒,当时的酒厂决策层思虑再三,最终放弃了跟风发展浓香型的决定,转而专心致志地做酱香型酒。
    陈平说,从1985年开始,一直到1990年,厂里是最为困难的时候,穷得连工资都发不起。但是,决策层一直认为,只有走酱香型的路子才是对的,再苦再穷也要坚持下去。
    1994年,厂里的酱香型酒终于形成了生产规模,而第二年,金沙回沙酒开始再次大量占领市场。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山西假酒案的影响,中国酒业再度步入了萧条时期,尽管大环境不行,金沙回沙酒的销售也同样面临困境,但由于他们在传统工艺和质量上的坚持,金沙回沙酒在市场上仍然拥有一批追随者。只是囿于国有体制的限制,金融危机过去之后,也始终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
    孙长旭对前辈们的这种坚守大加赞许。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毕节地区很多县市都开办了酿酒厂,也曾生产出一批比较有名气的酒,但时至今日,惟有金沙回沙酒能生存下来而且正逐步发展壮大,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注重产品质量却是金沙回沙酒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是一个市场已经消失、被消费者淡化了的老品牌,那复苏的周期性肯定会更长,”孙长旭说,不是简单的投点钱就可以将企业做大的,成立公司后,能够让金沙回沙酒这个老牌名酒迅速焕发新的光彩,正是有一个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因为前辈们的坚守,让金沙回沙酒的生产技术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工艺没有丢,人才没有流失,品牌和市场也没有消失。
    如今,该公司已经形成为以酱香型金沙回沙酒为主导产品,兼有浓香型金沙窖酒、金沙双回沙、金沙粮液等高、中、低档30个品种风格各异的产品格局。其中,该公司主导产品52°鱼儿酒、51°五星、48°三星金沙回沙酒,深受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该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金沙1988”系列,典藏、经典、精品等金沙回沙酒,一投放市场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金沙酒业的发展,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省政府已将金沙酒业的万吨建设列入振兴贵州白酒产业的重要项目,明确提出要大力巩固、提升金沙回沙酒在全省的品牌地位,力争将金沙回沙酒打造成为国内二线一流品牌。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参天大树。孙长旭说,他对金沙回沙酒的明天信心满怀。

新闻链接

1,什么叫“回沙”酒

    “回沙”工艺是最传统的酱香工艺,金沙回沙酒以小麦高温制曲,陈曲两次混入后,进行蒸馏取酒。而对已取酒的酒醅仍从甑中取出,经过两次工艺处理,不加新料,经堆积,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又出窖蒸馏,取得第二次原酒入库,此酒即为回沙所得。按照回沙的办法操作,直至取到第七次原酒入库存贮,再进行勾兑而成。

2,金沙回沙酒历年获奖情况
  
2002年、2005年和2008年, “金沙牌”金沙回沙酒连续三届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
2003年,“金沙牌”荣获“贵州省食品工业著名品牌”。。
2006年8月,注册商标“金沙牌及图” 经省工商局认定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2008年9月,金沙回沙酒系列产品再次荣膺“贵州八大名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