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卧碑堂说目录学

(2023-05-12 00:24:48)
标签:

教育

情感

历史

收藏

旅游

分类: 藏书

我们南昌,小时候也有人说传,就是像单田芳那种,我在炭巷抚河边砂石公司,有一个磨剪刀的老头,开露天夜场,讲《七剑十三侠》,我搬竹椅围坐,往他笸箩里扔两分五分钱,就听得他沙哑鸡公嗓讲明代侠客和宁王故事,悠然神往。今天学生听我讲福康安吃白片肉的气氛,有点像当年说传

我看闲书也是玩,看久了,鉴别力就慢慢的起来,一般的书看不入眼,书市里一转,知道哪些书有价值,哪些书无关学术,纯粹是二手货,读了浪费时间,所以买书慢慢就通了清人所讲的目录学。没有这层常年逛书市养成的功夫,读书就没有方向。我找个和我一样的中学老师,去到书海里,他会觉的书都是书,到底买哪本,他就不容易判断全买下来不可能这个就没有抉择。这个要玩中玩出一定的眼力可以通学问之道。

我还一个特点,是因为是天蝎座的,所以很有恒心,持久。一个事情,会傻啦吧唧坚持好久,所以一些烂而无趣的课,我会坚持很久,慢慢就越做越精,一般人没这个德性。我上会计培训是九四年开始的,基本没有断,谁受得了。我一个大学女同学九四年和我一起在我老板杨萍老师手下做马仔,上课,上了若干年她就不愿重复了。

汉书《艺文志》,汇总天下文献,辨析学术流派;《隋书》有《经籍志》唐代有魏征给唐太宗搞的《群书治要》宋代有臣子给皇帝搞的《太平御览》这个都是读书的捷径,读一部书,相当于读了历代图书的精华

明代有《永乐大典》清代有《四库全书》,但是后面这两个卷帙浩繁,一般人是穷其一生读不完的,一生全读书也不对,也要劳作,饮食男女,出仕,所以要从所有书里选出精华来,清人张之洞就搞了个《书目问答》,选出关键书目,可以做到以简驭繁,天下学问分成哪些门类,每一门学问的关键典籍是什么,以后要学,就可以针对性的研究。

但是到了民国,这个清代的学术架构已经落伍于时代了,所以梁启超、胡适等一干人就列一些国学必读书目、或大学生必读书目出来,指导年轻人读书做学问的路径。

这个进化到我们现在,就是《家庭必备藏书》之类的东西,我的这书目书有一本,里面是百科齐备,所以和人接触,不管那个专业的,知道一点大概,如果被人怼了,觉得这方面不行,就再去针对性的找出相应的资料深入的了解慢慢就比一般的要深入一些这个是丘吉尔的方法。

 

2021年3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