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新生代成为中国传统京剧“主角”

(2011-11-17 11:09:45)
标签:

音乐

董洪松

京剧艺术

中国京剧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化

分类: 出山火啦

   新华网武汉11月16日专电(记者 廖君、皮曙初)驼背、瘸腿、斜眼、歪嘴,在新编京剧《情殇钟楼》里,中国版的“卡西莫多”丑奴,由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董洪松扮演。

     扮演丑奴这个角色时,董洪松还没有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当他们挑中我时,我诚惶诚恐,压力挺大。为了演好这出戏,我经常练到凌晨3点。”

  《情殇钟楼》两场演出结束时,热情的观众们高喊着,不断要求“再来一段”,三度返场的董洪松,额头上沁着汗珠,心情却是无比激动。先是用武汉话“感谢热情的家乡观众”,然后秀了一段耳熟能详的《铡美案》。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京剧艺术盛会,正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荟萃了近三年来创作的一批精品力作。而在这次艺术节上,许多80后新秀成为京剧舞台的中坚力量。

  “戏曲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剧种的盛衰,往往取决于这个剧种是否拥有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突出人才。”戏剧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林毓熙表示,京剧是综合性艺术形式,人才需求涵盖方方面面,现如今剧作家、表演艺术人才、导演、音乐创作队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与断档,这也客观制约了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政府和艺术家们都深刻意识到这些问题。”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表示,我国政府实施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计划,举办了京剧表演培训班、京剧导演培训班和周信芳艺术流派研习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还建立言传身教的“师带徒、传帮带”模式,培训了一批专门的京剧艺术人才,其中一部分都在此次艺术节上亮相,并获得观众好评。

  《建安轶事》的舞台属于80后。张派青衣万晓慧,从容演绎35岁的蔡文姬,唱腔如泣如诉,表演拿捏自如,赢得满堂喝彩。叶派小生王铭表演的董祀,扮相英俊、生动传神,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程派青衣吕洋在《香莲案》中,塑造了京剧舞台上第一个程派“秦香莲”;云南省京剧院的朱福,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英武悲壮的“罗成”;裘派花脸陈长庆演绎了勇猛刚烈、侠骨柔肠的楚霸王;国家京剧院创作的《汉苏武》中,新人郭霄与奚派名家张建国同台唱戏。

  “新生代唱主角,实属京剧之幸,预示着京剧持续发展的未来。”京剧艺术继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30多位京剧理论家一致认为,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空前强大的青年演员阵容,表明京剧传承动力充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