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青花特征

(2011-02-25 12:42:44)
标签:

云龙

口外

元青花

特征

火石红

文化

分类: 中华文明
作者:长城艺术

                   浅述元代青花瓷的基本特征

                                                                             汤育智

序:【元青花麟凤牡丹纹双耳尊:开门珍贵,请评价:形制、画工、青料发色,都与大英博物馆的元青花麟凤牡丹纹双耳尊,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是全品所以具有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好,是难得一有的元青花精品。】

               http://s3/middle/682955cax87c7ccc36b62&690

                                                           

    元代创烧之初的青花瓷器存世量有限,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昂贵的中国瓷器。近年来的古玩市场上履创佳绩,常常以天价拍出引发了收藏热,并且持续升温。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出的元青花“鬼谷仙”图罐,创下了2.28亿元的天价。因此,元青花作偽手段也随之水涨船高。本人有幸收藏了几件元青花瓷器:元青花牡丹花卉纹梅瓶;元青花浮雕八仙过海梅瓶;至正六年元青花云龙八方梅瓶;元青花鸳鸯莲池花卉大碗等。有了实物,结合有关资料对元青花的基本特征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浅述如下:

(一)器形纹飾

    元青花器形硕大、修长体重、质硬胎厚;嘴呈梯形,腹胸大底足小,正体曲线性强,器下莲瓣分开。如:梅瓶胸大,有十分规范的纹图案,分布在口外遍及全身,口有灯草边,足圈削的不太规范;但润滑如玉沉着: 1、龙纹:以三爪或四爪为主,龙头小头细颈,有胡无须;背脊似火焰;肘毛象飘带飘逸。2、莲花:花瓣的一侧留有白边,叶子呈葫芦形,基外后卷,带两个小剌。3、菊花:为单层花瓣,排列有序。4、莲叶:独梗,莲瓣分开,有铁锈斑。5、涛浪:头线粗,涛头的圆形水浪像蝌蚪,浪头显得猛,只有单线,即独梗、浪猛、线粗。元代的纹飾层多有八、九、十层,主次分明。成对的器件,飾纹及形体也略有差异。元龙纹飾比较粗、飘,具有身、脖、角、腿、发、毛、云、火的“八长”。

(二)釉面特征

    元青花为青白釉,釉面细腻光润,白中泛青(鸭蛋青)露胎处多砂眼及孔隙,有铁锈斑点及火石红。在景德镇用瓷土和粘土合成的二元法烧出了白色亮釉瓷,即在胎面上画钴料青花后再施釉;为高温釉下青花瓷。配以进口青料绘画,其特点是含铁高,含锰低,烧出的青花艳丽,呈深蓝色。花纹中经常出现下凹的黑色结晶斑,色散晕。采用了明刻、划、雕、印、堆、贴、缕等各种工艺,人物层次突出,主次分明不花哨;交接处有掉色的痕迹。藏品所堆塑的八仙过海、云龙显现出强烈的立体感。瓷胎表面留有明显的手指印,具有“胎干釉润”之特点。1目前市场上的贋品多以国产料绘制,含钴锰高,含铁低。青花发色漂浮、暗蓝,缺乏层次感;更没有鲜艳深沉之感。

(三)元足特征

    元朝瓷器底足一般无釉(露胎),胎体表面有铁锈斑(芝麻黑点)、旋刀纹痕及挂点釉;有粘砂,足为斜削。有用手抓坯的痕迹,接底弯曲。有褐红色火石红、立件上身大、足小厚沉,大部分平底浅足,底有乳凸,铁红斑。虽修足粗糙,摸起来却滑润,多有像记号似在底足上洒下白色釉点而形成大滴面;比明代的足平,有的有红褐色护胎釉。

(四)元泡胎论

    元泡小密多,干涩不成群。放大镜下,下层是密集的带有雾气的小气泡,呈灰白色;中上层为疏朗的大气泡,泡大少而亮(零星单个和三两出现)且圆而通透,胎面略发黄。即“大泡零星亮晶晶,单个三两不群遇”。2釉里红中泡较杂乱:大小中都有,大泡在红釉中央。小泡是干泡,大泡亮而稀。红釉显灰红、白釉闪青有飞红。有的有绿痣和红泡。元代工艺粗但胎却滑润。绿痣斑内常藏土沁。

(五)历史痕迹

    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元青花的胎体与釉面在长期使用和流传中,留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与伤缺:主要有划痕、软道、剥釉,毛边、冲口、磕缺等。并多了些土沁和水沁,口沿和折角处易见剥釉现象,但釉面仍宝光十足,润泽如玉。赝品年代不超过40年,胎体过重,胎质细腻洁白,釉面没有孔隙,火石红极不自然,没有芝麻黑点。釉面出现浮光且发色漂浮,无层次感,没有年代遥远的天然旧光泽。

 

 

 

注释:12009.4雷从云《中国收藏家通讯》

22007.1王国丙《古陶瓷鑒定口诀》 

 

 插图1:元青花麟凤牡丹纹双耳尊头部器口有剥釉现象、釉质肥厚、全器釉色为鸭蛋青


 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4/4/326080_12703509352oO7.jpg

 插图2:元青花麟凤牡丹纹双耳尊底部麻仓土:有铁锈斑、火石红、洒釉点、底足旋痕显、修胎等

 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4/4/326080_1270350890KYCm.jpg

 

插图3:元青花云龙梅瓶底部麻仓土:有铁锈斑、火石红、洒釉点、修胎老道

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4/1/326080_1270089588WJjH.jpg

 

插图4:元青花八方云龙官窑梅瓶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4/1/326080_1270089470c772.jpg

 

插图5元青花麟凤牡丹纹双耳尊

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4/4/326080_1270350468uRaE.jpg

  插图6:细部典型的进口苏麻离青、有晕散、画工老道

http://s10/middle/682955cax87c864d24579&690

 

插图7:细部进口苏麻离青、有晕散、画工老道潇洒
http://s9/middle/682955cax87c86743dab8&690

插图8:细部有铁锈斑嵌入胎骨凹凸不平
http://s1/middle/682955cax87c869d414b0&690

插图9:细部花叶有铁锈斑嵌入胎骨层次感强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5/27/326080_1274933770UmnE.jpg

 

插图10:细部牡丹有铁锈斑嵌入胎骨凹凸不平

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5/27/326080_1274933888X036.jpg

http://s11/middle/682955cax9413a999953a&690

全国著名的文物摄影家、河南某博物馆张宁副研究员与该元青花合影
http://news3.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7-01/12/xinsrc_5920104121329679278875.jpg

附录:大英博物馆馆藏藏品-器口不完整的残器,画工不够飘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