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种软笔书体的结构特点及用笔特性

(2011-02-11 10:45:16)
标签:

戈钩

中国

f1

结体

笔画

文化

分类: 文史

-

中国的书法的演变,大致经过从远古的符号到殷王朝的甲骨文、商周的大篆,再发展到秦代的小篆,而后又从隶书发展到草书和真书,最后演进到行书和今草。由此可见,中国的书法主要有篆、隶、楷、行、草等几种,而书写者大致也就常写这几种书体,而这几种书体都有其不同的结构特点及用笔特性。

 

1、篆书

 

篆书有大小篆之分,其书写的方法大致是一样的,主要是有其文字繁简的差别。大篆较繁,小篆较简,其书体的结构也就由茂密变得较为疏朗。结体上,大篆接近于甲骨文,结体错落有致,呈自然质朴之美。其用笔纯用中锋,用力匀平,流转自如。小篆的结构是以大篆演变而来,其结体较大篆更为工整齐律,呈匀称整饰之美。其用笔不但纯用中锋,而且笔势更为圆转流畅,显得朴茂端重。

 

[书法天下 okshufa.cn]

2、隶书

 

隶书是将小篆的书体去其繁复、增减其体而创立。结体更为端正整齐,呈秀丽端庄之美。其用笔,如以汉隶为例,主要是横画的变化,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尽情地舒展,呈委婉波状之势。如果说,篆书以弧笔著称,那么隶书则以波势见长。

 

3、楷书

 

楷书是为规范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而由隶书的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成的。楷书的结体呈平稳方正、典雅端庄。其用笔归之于“用字八法”,即点、横、竖、撇、捺、挑、钩和转折八法,十分强调用笔的笔力、笔势和笔意,讲究相互之间的长短结合、曲直并举、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

 

4、行书

 

有人以为行书是从楷书中衍生而来。其实不然。行书和章草都是在正楷创立之前就已发明了,是与楷书并行不悖的书法。行书的结体介于楷草之间,近楷者则称“行楷”‘近草者则称“行草”。而楷书的每一种类型在行书中都有对应的形式。行书用笔比楷书活泼,而又没有草书的放纵,运笔生动灵活而富有生气。

 

5、草书

 

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而行草又因间于行书与今草之间,故一般又附于今草之中。

章草是从汉隶演化而来的。章草的结体较为简约,其运笔既有草书的笔画,又有隶书的笔意,其主要特征是上下独立而不连写,字与字间也连接不多。

今草是从章草演进而来。结体也由章草的扁方趋于长方,但字与字之间仍少连接。其运笔加强了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联系,并将带有隶意的章草捺笔完全去掉,显示出书法演变中形体和用笔方面的一大变化。

狂草是草书中最为放纵的一种,其结体更为放逸奔放。运笔跌宕起伏,运转自如。字与字多连绵,即使笔与笔之间有时不连贯,但也显得笔断意连,一气呵成。

 

由上可见,诸书体中,篆书与隶书是最富有装饰性的,结体较为齐律规范,行笔缓慢而凝练,具有一种秀丽庄重之美。而楷书与篆隶相比,结体较为舒展谨达,行笔也变得平正而有飞动之态。然到了行书和草书,结体与运笔变得越来越放纵自如,尤其是草书中的狂草更是自私纵逸,如龙蛇飞舞,变幻莫测。这都是由于书法家们在书法艺术的实践中,都将注意力转向笔画的结构和形状的安排上,以求得线条运转的质量和结构变幻的美感。纵览三千余年的书法发展史,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都是由线条的运用和结构的变化这两大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后形成了各体书法的内在统一和完整奇美的时代风格。如此,我们在掌握了各种书体的内在结构和运笔变化的基础上,如若见到结构松散软弱、重心不稳,或运笔油滑、古怪作势的书体,这就违反了书法作为艺术的基本原理,其真伪的识别也就在其中了。

 

 

 

-

     因各名家的宇态风貌不同而各有异同。晋人小楷、魏碑、隋碑、唐碑,均属楷书范畴。特别是唐碑中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楷书,对后世习书者影响极大,受到世人推崇。这里将介绍带有共性的书写技法。在介绍中吸取历代书家名著和近代著名书家的有关论述,结合本人的心得体会,分类分目进行叙述,以便于读者领会和掌握。
 

(一)楷书的基本笔画
 
学习楷书,最基本的技法是学会笔画的写法,也就是用笔的方法。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毫芒,一点之内,殊衄挫于锋杪。”近代书法家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说:“涂墨以成点,引点以成画,积字以成章,万字千言,莫不由点画错综蛆织起来,故学书应首先学点画。”以上书论,均阐明从点画开始为习书的第一要义。
 
流传后世的“永字八法”,虽然总结不了所有楷字的笔画,但基本包括了楷字的点、横、竖、钩、挑、长撇、短撇等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如再加上“折”的笔画,共九个笔画,这就包罗了所有楷字的基本笔画了。正如由1到0的阿拉伯数字,可以组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数字是同样的道理。但是这九种基本笔画分布在若干楷字中,就要做到因字而异。比如点有左右之分,横有上下、长短之分,竖有悬针、垂露之分等等,这就需由总括到具体了。
 
(二)钩画
 
用笔方法和书写要领:钩附在多种不同形状的笔画上,是经过笔画的转换而形成的。如“水”字的竖钩,其钩附在竖画上:“室”字的俯钩,其钩附在横画上;“我”字的戈钩,其钩附在斜画上。当某一笔画写成后将要挑钩时,先要顿一下笔锋,一是显现笔力,二是能将笔锋收拢好,然后将笔锋变换方向挑出,呈尖状的笔画,即成为钩画。钩要挑得干净利落,钩的出锋要长短适度,不可挑得过长,钩的收锋要实。钩的种类较多,钩挑的方向也随之不同,因此书写难度大。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不同的钩要掌握好不同的角度,有尖角形的,有方角形的……如果角度掌握错了,将会影响到字形美。
 
带竖钩的字,其竖或直或斜要随字而定。如:“门、身、永、则”等字的钩为直竖钩;
 
“乃、万、方、而”等字的钩为斜竖钩。带俯钩的字,其钩如鸟嘴衔胸毛一般,钩不可低垂,如“虚、守、冠、骨、官、宝”等字。带仰钩的字,其钩如同钓鱼钩一般,这种钩在“心”字或从属“心”字部首的字中用之。应该注意的是:仰钩的起笔用顺锋,不要切锋或折锋,仰钩的底部强度要保持平稳。如“心,必、思、虑,想、慧”等字。
 
长曲钩的起笔处和挑钩处要控制在垂直线内,使钩的整体于弯曲中见立,不使钩偏左或偏右。如:“犹、独、子、予、学、乎”等字。
 
浮鹅钩底部要平稳,钩的左部转角处和右部挑钩处一般的钩为方角形。带浮鹅钩的字,左边有部首的,其钩要略高于左部。如:他、池、驰、仇、花、孔”等字。
 
凡是带竖钩的字,其钩的竖画左右无其它笔画的即用平钩。平钩呈方角形,如:“丁、子、宁、手、乎、学”等字的钩均从此钩。
 
戈钩多用在戈字上或带戈的部首上,所以称为戈钩。戈钩要长,略见弯曲,斜度也较大。这种钩用于“哉、成、盛、我、武、威”等字上。钩要下伸,要低于字的左部,显得字势舒展。
 
短钩用于字的底部,其钩要短;用钩过长,整体字即显长,影响字形美。如“原、守、等、持、架、梁”等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