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350 色彩色彩色彩~

标签:
杂谈 |
穆大湿不才,也玩儿玩儿拍照片儿,自己有个nikon单反,用过同事的canon,唯有遗憾没用过三大民用单反公司之一的SONY的机器.据说SONY继承了柯美的衣钵,并将之发扬光大,亮点不少,传统而新潮.
这两天从同事那里借来了一台SONY的低端单反机型A350,随机是一个真正低端的不能再低端的18-70头,略失望.担心差劲的头,不能把SONY突出的色彩优势展现出来.
初拿到机器,第一感觉就是:轻.确实很轻便.机体不太大.比较方便携带,如果你的羽绒服兜稍微大点都能塞进去.功能按键不少,看起来功能还不少.于是拿出我的相机,趁着午后温暖的阳光,在家里院子中给它留个影.废话不多说,上照片,直观说明:
机器小巧,轻便,功能键遍布机身,基本功能都涵盖了.拍摄模式,情景模式都在机器左肩旋钮,直观,方便操作.
不过用之前看看说明书,有些情景模式的图案我没看懂...我真土....
机肩靓照(不知道有没有人这么叫,反正我外行.....)
随机带18-70/3.5-5.6镜头,低端中的低端,据说价值300.....看价钱心就虚.
热靴和nikon,canon样子差不少,第一次见到,很是新奇.窄窄的一条.触点小小的.
正面照片,要提到的就是,相机手持部分感觉握感不好,比较生硬,手部贴合感差.有可能是我用惯了加了手柄的nikon机,所以会感觉这个机器差些.
手动对焦、自动对焦切换开关,以及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两个机身接口.
可以伸出的液晶屏.可以多角度调整.角度限制在一个平面内.
机身背面下方的机身防抖开关.SONY的杀手锏啊.canon和nikon的低端机貌似都没有.但是SONY做到了~
机身左肩的情景,动能拨盘.还有背面的相机开关.以及菜单等的功能键.
a350的内闪.顺便提一句,我觉得内闪在大多数时候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在加了鱼眼的时候.
机身右肩,有丰富的设定按键.让我意外的是,iso按键竟然单独做了一个出来,尤其是在SONY控躁极糟糕的情况下.我觉得有点尴尬....
机身正面的快门键,以及功能拨盘,说实话,那个拨盘位置太不好拨了..不容易用力.
机身侧面的CF卡插槽,以及小usb接口.
相机底部的标签.貌似SONY的a系列都是生产于日本,所以在做工上就不会有太多的担心.
可拆卸电池仓盖,为扩展手柄留下空间.
看到那个蓝色的小东西吗,是电池防滑挡板.
相机电池,三个圆形插孔式触点.电池也是生产于日本.
接下来就是这次的重头戏了.就是样片赏析.我的拍照水平太差,也不能叫赏析,就是大家随便看看而已.
完全都是原片,没有p过~关键是我不会用....
我那凌乱不已,丧心病狂的桌子.我把东西都扒拉到那半拉去了.所以还能看,中间就是女朋友送给我,我准备用来装我的骨灰的爱心罐子~
高光下,周围暗部也能表现出来,色彩也温暖而不腻.
朋友带给我的橄榄球和另外一瓶香水.光线表现不错.
大逆光下的表现.光线强弱分布很恰当.
我的相机净拍别人了,这次也当回主角~
又是一张爱机照.
坐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中,留下小院的一阵恬静.
春风吹过,一片悉悉索索的声音,这就是我家院子中的竹林.
晚上出门吃饭,留下几张照片.图上是该饭店的菜单.
散落的烤鸡翅,要了我近20块钱....我何必呢....
回顾了一下a350的片子,发现sony最强优势--色彩的表现确实不错。暖暖的淡淡的红色让人感觉不错。
所有的东西都好像罩了一层色彩,变的非常具有亲和力,很容易让人喜欢上。
这次的测试因为镜头的关系,机身的很多优点被削弱。从这一点看出,一个nb的头有多重要。
来吧,
美丽的蔡司,美丽的片儿~
美丽的价钱,美丽的景儿~
可惜我那不美丽的钱包和我不美丽的囧脸~
sony a350是一款物有所值的低端数码单反。如果走s系,是入门机型中不错的选择,值得拥有。
只可惜,蔡司早晚弄得你俩兜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