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小吃

标签:
老北京各色小吃小吃彳亍读书南京杂谈 |
分类: 生活 |
文/彳亍
和很多人相似,我虽不是美食家,可只要每每到一个新的地点,我都尽可能地品尝当地各种小吃。自然是小吃,大抵虽做法简单,吃起来方便,其味美价廉者当属上品。做法太过繁琐,太贵,太奢侈也就没得小吃的意思了。
到如今,要我说自己吃过的小吃最感到满意的地点还是阜阳。我在那里读过几年书,住在阜阳师范学院北门,那里可是阜阳各种小吃的聚集地。至今还能记得油酥烧饼,鸡汤麻糊豆腐脑,豆皮卷油条,格拉条,金丝草帽饼,肉夹馍,油饼卷里脊肉等等,一条街巷两旁一家挨着一家,有时只需花上一到两元钱,便可使你美美得饱餐一顿。
小时候在镇上读中学,因距家远不方便来回,家人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屋子,与同庄两个读初中的一起住下,屋子大约十平方样子,紧张的放着两张床并在一起。一人买上一个小煤油炉子和一个带有小铝箅子的锅。每周回家一次,从家里带上母亲蒸的馒头,外加一壶自家腌制的酱豆或咸菜,这便是一周的口粮了。记得每到盛夏时分,带的馒头吃不上两天便开始发霉,虽做饭前已经用水洗过,到吃起来还是有种怪怪的味道。遇到冬季,带的馒头过不了两天就像是石头一样硬硬的。但偶尔也会一周或两周左右去街里面吃上一次露天小吃,花上八角钱,便可买上两个烧饼和一碗油茶美滋滋地坐着吃。那烧饼里面放有盐,味精,油和葱花,拷出来趁热吃味道十分的叫好。油茶里的面筋我是最喜爱吃,吃前再滴上两滴小磨香油,味儿更可口不过。要是冬天去吃,坐在靠墙边的小桌子边,手里拿着刚出炉的两张烧饼,嘴里喝着热热的放有胡椒粉的油茶,身旁不时飘过一阵阵寒风,感觉更有意思。吃过后浑身热乎乎的那才是好。这便是我记忆里吃过的最早的小吃了。现在镇上也还有卖,再吃怎么也找回不了当年的那种味道。
有一年去南京参加考试,考试之余的一个晚上和朋友一道逛了次繁华的夫子庙。秦淮河岸灯火通明,人流如虹,好不热闹。各色小吃更是种样繁多,且有全国各地的,甚至国外的各种花样,只不过价格太高,拖着一双酸痛的腿儿溜达了一通落了个无从下口的结果。
之后去了北京读书,自然不能忘了品尝老北京的小吃,如今想品尝到正宗的老北京小吃可不是容易,先前的大部分各种样式的老北京特色小吃也都随着而今的都市繁华给慢慢淹没掉了。
北京王府井大街有一条王府井小吃一条街。那里的各色小吃倒是有不少,国外的和国内各地的,但要想品尝到真正的老北京小吃可不易。北京小吃最为有名的要数老北京十三绝了,可惜我只品尝到其中的一种“面茶”,味道香甜很是不错。譬如你有充足的时间去逛一逛北京城的话还是能碰到一些老北京小吃的,如:老北京人爱喝的豆汁,炸酱面,肉末烧饼等等。或者直接到北城里的几家老北京小吃店,在那便可以品尝上一些。给我留下深印象的还是第一次喝老北京豆汁,一开始味道很难接受,酸酸的,有股酸臭的感觉。叫上一碗豆汁还需要上一小碟切成细丝的酸菜,再配上几块用油炸的焦黄的面卷在一起吃那才是一个讲究。
现在各地的小吃正像些动物一样渐渐消失灭绝。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又有多少人还愿意停一停脚步坐在街边,品尝那古老的小吃。这或许是太掉身价,没有档次的一件事罢。终于有一天我们或许只能从老人们的言谈里,屏幕里,某一本书里去知晓它了。再之后呢。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