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卿-
-雪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13
  • 关注人气:2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行二十一首

(2024-12-12 17:00:41)
分类:
南京行二十一首

访金陵大学旧址(现南京大学)
十余旧筑百年留,沉隐秋林岁月浮。三院嵯峨民国起,一时全盛裕光谋。比俦金大与燕大,平峙塔楼同鼓楼。宇内至今多饮誉,此间几度亮瑜投。2024.10.20.

        裕光:陈裕光,金陵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任职24年(1927年-1951年)。现南京农业大学(原金陵大学农学院与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合并)金陵研究院,设有“裕光楼”。

甲辰暮秋过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南高东大并瞻怀,中大继之追慕来。咸集时彦人自仰,端看故影思先开。岂唯科学曾名世,亦以学衡初逞才。陈迹如今归两地,六朝松下久徘徊。2024.10.20、2024.10.25.

      1. 张其昀:“民国十年左右,`南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大´并称,隐隐然后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上两大支柱。”
      2. 国立中央大学时被誉为“亚洲第一高等学府。”1946年复员南京后,吴有训主“中大”,“中大”再次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高等学府之一。
      3. 严济慈:“其(南高—东大)所成就,亦已丰宏,我国学术界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者,至深至巨。”
      4. 胡先骕:“南高—东大的物理、气象、生物、农学为当时`中国之最´。”
      5. 留美学生1914年创立中国科学社,1918年迁回国内,总部设“南高”,骨干成员长期集于南高—东大,以至于南高—东大当时有“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之称。
      6. 1922年1月,南高—东大学者梅光迪、吴宓、刘伯明、胡先骕、柳诒徴等创刊《学衡》杂志,首刊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7. 南高—东大辉煌业绩,与主南高—东大达10年之久、国立东南大学的缔造者郭秉文密不可分。

过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
路转颐和顿絜清,梧桐百岁各峥嵘。洋楼夹道如鳞次,公馆随人务显名。执念依稀入民国,置身仿佛在都城。一时情节秋来重,三五吴姬络绎行。2024.10.20.

九月十九日游南京鸡鸣寺
朝云近微薄,古寺沐深凉。敕建知洪武,始成推永康。所私需礼佛,如愿亦焚香。佳日炉熏众,盈盈漫道场。2024.1021.

登南京解放门明城墙
单券拱门新辟开,建初设计亦新裁。顶尤简洁开莲瓣,边似高挑立佛台。古寺全然随势出,后湖别样引山来。巍巍城上难暇接,共置眼前风色堆。2024.10.21.

顶,券顶;边,边挺。

游南京夫子庙
六朝金粉遗闻地,青及尊儒古道场。奉祀孔丘追景祐,寻思太学溯咸康。泮池径取秦淮阔,照壁犹横河岸长。文教若时称第一,棂星门下几回望。2024.10.21.

重游乌衣巷
三百尺深门巷中,时时驻足且凝瞳。重来已不关王谢,只在族人名士风。

过李香君故居
媚香楼下几徘徊,流目庭前寂寂来。遥想当年诗扇上,血痕勾染作花开。2024.10.21.

暮秋过南京明孝陵二首
宿雨陵前渐止音,扑来王气甚惊心。碑楼何止龟趺巨,神道愈加翁仲深。宽博台基已唯剩,恢宏柱础自空临。方城耸峙教人畏,洪武北征尤所钦。
湿冷任教园寂清,萧晨只有几人行。庞然享殿余残迹,雄势明楼守宝城。因故山川无改作,祭仪金玉未谋营。江南地薄膺天命,功罪千秋任史评。2024.10.22.

明太祖《遗诏》:“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

谒南京中山陵
数百石阶通紫冥,病身直上未思停。祭堂临近不由仰,穆气凝深本自应。甘以瘁心从国事,敢于赴难拯生灵。力行四秩遂终此,赢得钟山满目青。2024.10.22.

过南京古灵谷寺
萧晨光熹微,只身入古寺。在地身无影,心沉古寺内。龟趺何其巨,咄咄帝王势。庞然无可匹,对之须仰视。森森无梁殿,荡然生旷气。古佛门已空,时成祭灵地。民国作祭堂,阵亡将士慰。默礼不自已,淞沪抗战事。兀兀灵谷塔,始建民国际。塔基留书丹,精忠报国字。登顶多所思,茫茫山叠翠。当年曾昭燏,自兹七级坠。身坠忠字下,七级谁与会。寺营自南朝,沿至洪武帝。因建明孝陵,寺遂迁于此。亦赐今寺名,明清因之继。归途人陆续,秋光渐明媚。牌楼几回望,点点梅花缀。无上清凉界,梅花似有寄。2024.10.23.

入灵谷寺玄奘院
门额寂然望,茕茕遂自来。萧晨息香客,大殿绝尘埃。独处地宫内,高瞻灵骨台。心唯向玄奘,默祝目难开。2024.10.23.

过谭延闿墓
极尽荣哀葬亦奢,明清古物置无遮。明碑购得另书勒,清器赠来方劈划。独中会元麟角看,惯临颜字士林夸。公当不晓此装点,他石搜罗未可嘉。2024.10.23.

        1. 1948年7月30日《新闻报》:“谭墓工程告竣,主理葬事者,欲求大块房山石建神道碑而不可得,乃极力搜求,知淮扬有陈公墓(陈公,明末淮扬人,历山东、山西巡抚),其碑质为房山石,石质坚润,明季物也,即向陈家子孙以重价购得之,辇来紫金山,雇碑匠磨去原文,另书勒石。”
        2. 民国《古物保管委员会工作汇报》之《扣留假借谭墓名义夹运石器之始末》:“民国二十一年五月间,本会据调查员报告,在平绥路线昌平县车站,由路局拨来车皮五辆,装运石柱石狮牌坊等石器大小共数百件,扬言系运往南京,供谭故院长延闿墓地之用。...并与市政府会议议决将此项没收之石器悉数转赠谭故院长墓地,既襄盛典并儆奸商。”
        3. 傅焕光《总理陵园小志》:“墓前祭台为圆明圆古物,相传为法国所贡。台下阶陛镌九龙福花纹,因谭公以九福名。堂阶下石狮、华表树立于花木绿草中,皆北平古物。”
        4. 1950年9月15日《亦报》:“提到`南京谭延闿墓上的石器,是从肃顺墓上买来的´。”

谒邓演达墓
前路疑无忽开敞,独行至此寂然望。一通碑石遥遥及,两侧花廊郁郁将。赴死唯其为家国,低头不肯向蒋汪。追随总理承遗志,首倡农民必武装。2024.10.23.

游南京总统府
几代遗存王气遒,康乾驻跸此常投。汉王府邸天王得,总督官衙总统留。回望门楼频易帜,流观堂院屡经秋。煦园落照凝人面,变幻风云心际浮。2024.10.23.

观南京博物院仿辽主殿
遥遥可及似招迎,百丈绿茵铺几程。方始看瞻长驻足,更因抗战久凝情。殿堂营造诚多舛,文物迁离尽别京。岁月维艰溯民国,落成时令士人惊。2024.10.24.

       1.  1947年10月19日,《胡适日记》:“曾昭燏女士邀在中央博物院吃蟹,饭后与俞大维谈。看博物院新建筑,甚赞叹其在大困难之中成此伟大建筑。”时另有朱家骅、翁文灏、傅斯年等学政两界大家倍加赞许。
        2. 1937年底,中博筹备处文物近17000箱,分三路转移到西南各处,后经数次辗转,于1940至四川李庄,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文物全部运回南京。
        3. 1948年12月至1949年4月,中博筹备处文物分三批852箱,由杭立武、李济负责运往台湾,皆国之重宝。
        4. 曾昭燏留大陆的一个主因,就是中博筹备处大殿和陈列室的建成,凝聚着她的汗水和情感。

游瞻园
名副金陵第一园,人文积淀自毋言。叠经五代几兵燹,累至四王多印痕。三面假山俱阔大,两池渌水未冥昏。江南使署应犹在,往复穿廊意颇存。2024.10.24.

访李渔别业芥子园
状如丘壑作山丛,园舍其微势未穷。廊道欹斜就形折,石潭沉静任心空。初开书铺延清季,时带家班遍国中。更有闲情公偶记,尽于小筑见丰功。2024.10.25.

暮秋登南京中华门明城墙
雄势如临西极天,深深落照觉生寒。出垣碧草经秋沐,流壁白痕当泪看。日寇侵轰镝楼毁,天兵攻伐郭门残。至今王气应犹在,三道瓮城同叠峦。2024.10.25.

访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
清旷门庭放目宽,丹墀如聚殿巍然。始成孔庙两三代,已历道宫千百年。王导营园后山上,夫差铸剑冶城前。自为文物长栖处,民国馆藏今续沿。2024.10.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