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4届高三八校联考优秀作文:思想者说:“他们在谈论我,但没有人——想到

标签:
转载 |
分类: 作文 |
http://s13/bmiddle/001mFdxygy6IScdQPM09c&690
【2014八校联考】
思想者说:“他们在谈论我,但没有人——想到我。”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莫谈且思(68分)
“孔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思想家,这样的圣人我们应该请来好好地供养。”春秋时期的君主大臣议论纷纷,露出复杂的笑颜。
历史诚然如此。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我们追随者孔老夫子的足印到了形形色色的国家,诸如晋国、卫国,都曾向他敞开大门,允诺给他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这些君主爱戴的,供养的并不是孔子那有血气莫不尊亲的仁义之道,也不是孔子带来的礼乐与规范,而是孔子在外的名声。孔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意识到,他们在谈论我,但没有人——想到我。
于是这位六十岁的大思想家率领着弟子们依旧执着地“在路上”,寻找着哪位可以“想到他”的君主。
我想,如果要给思想家的“想到我”下个定义,也许就是旁人可以好好读他们的思想,进而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观念与立场,想到他们之所想,产生共鸣——甚至可以反驳,针锋相对。总之是要产生思想的火花,先不要说,而是想,从而更明确自己。这样的想法让落水更明白自己是落水,长天更明白自己是长天。
这个过程是思维的运转,的确可以归纳为一种无声的运动。比起那些平庸肤浅却又常常不明所以,不知所云的谈论要高出好几个等级。
然而,现实亦如历史。
韩寒对王小波有着这样的评价:“想起他是件痛苦的事,他生前写了那么多文章,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却没人理他。直到他去世之后人们才发现他作品的价值,觉得他写得很好。”不少人仍在谈论王小波,为的是给他划进一个怎样的类别,好像给他的文学分类是件最重要的事。
他们都在说他,却不曾想到他的道理,不想到他的四志,我们需要改变。
莫谈且思的确是一种较高的境界。世界再喧嚣,心远也会地自偏。这需要一颗沉静安宁的心,一种不轻浮不急躁,不急于表达不急于唱高调的平和心境。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去想,去思考品惜生命,去完成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构建和人生的修行。
当然,人不是不要说话,不是不能表达,关键在于要先有思想才能为说提供素材与基础,这样的表达才具备价值,才能告慰那些思想者,才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修行。
斯人已逝,今人当自勉,莫谈且思,是为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