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与读书、抄书与背书——咬文嚼字六十六
(2012-04-25 09:00:28)
标签:
杂谈 |
读书学习,大致分四种方式。看书是眼和脑在工作;读书是眼、脑和口‘三位一体’在工作;抄书则是眼、脑和手‘三位一体’在工作;背书则是眼、脑、手和口‘四位一体’在工作。看书效率最高、读书次之、抄书更次、背书最次。如果要比较四者的效果,则背书最佳、抄书次之、读书更次、看书最次。尤其是那种一目十行,快速浏览的所谓看书法,仅仅可以说是开卷有益而已。
有一篇文章谈到了前人读书的工夫,读后很有收益,该篇小品文全录如下:
古人把启蒙时进入私塾学习叫读书,现代人把发蒙进入学校叫上学。读书和上学看起来是一回事,其实又不尽相同。
前人所谓读书,学习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女儿经》、《幼学琼林》、《今古贤文》等等圣贤书籍。当然还有诗词曲赋。这些书文往往都朗朗上口,适合朗读;而且合辙押韵,便于记忆。所以那时候读书的方式主要是朗读和背诵,当然也包括抄录书文。老师考核学生的成绩,往往是看他能不能给把经史子集之类的经典书背得滚瓜烂熟。然后才是是命题作文、对对子等等。
现代的学校,注重科学技术教育,有的课程只能够学习,没有办法朗读背诵。比如数学,还有物理、化学等等学科,所以叫上学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鄙人在跟帖中写了三句话:
楼主回复我也是三句话:
鄙人再次跟帖再写了三句话: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鄙人还准备来三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