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情感潜规则五宗罪

标签:
情感潜规则哲理故事五宗罪情感 |
分类: 早子·情感乱谈 |
五个小故事揭露情感潜规则
文/早子
故事一:有一个姓余的男子老是感觉肺不舒服,于是他到一个小诊所探病,诊所的医生那天似乎身体也不适,当余某走进诊所时就听到医生猛烈的咳嗽声。余某友好地问候了一下老医生:“先生,您最近身体不适啊?”医生回答:“别提了,老毛病了。”医生边说边咳嗽着,一点也控制不住。余某对医生说他最近一直感觉肺不舒服,偶尔也会咳嗽。医生随即抓了一盒药给余某,很吃力地对他说:“一天三顿,每顿三粒,一个礼拜就能好。”余某呆呆地看着狂咳不止的老医生,瑟缩着将药收下,付了钱立即走了。
潜规则揭露:我就明目张胆地骗你,你必须买我的帐,因为你有求于我。想解决情感纠纷吗?想看破红尘吗?你别管我是做什么的,我能帮你分析,就是我本事。
故事二:明朝有一名姓贾的男子有一年怀着满腔的抱负进京赶考,但是很不幸,他最终落榜。这一次落榜让他灰心丧气,在他沉沦了一年后,当第二年考试时间快到时,他又燃起了斗志,再次赶赴京城。在京城一家酒楼,贾书生结识一位贵人,贾生借喝酒之余,向贵人吐露了心声,称自己去年多么踌躇满志,并当场把去年写的文默写一遍给贵人品读。贵人读后,执笔在贾生文章的标题处增减了几个字,然后告诉贾生:“今年你以这个题目再重写一次,保证重榜。”后来,贾生听从贵人的建议照做了,发榜之日,贾生果然榜上有名。
潜规则揭露:情感分析的绝对好,谁也不会说不好,但是别人凭什么读你的文章?就你那烂题目,看到就反胃了。想提高关注度?拜托,先把题目起起好吧。
故事三:印度一个流浪的小男孩儿杰玛流浪到印度的名胜泰姬陵,他每天在泰姬陵里到处转悠。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两个美国人把杰玛误当成了导游,杰玛出于一种友善领着老外去游览陵殿。最后老外给了杰玛两张100美元作小费,拿着炒票的时候,杰玛吓傻了。但从那次之后,杰玛开始故意冒充导游,专门领老外游览陵殿。他给老外讲解泰姬陵历史时,全凭自己的想象乱说一通,老外发现那与介绍手册上写的完全不一样,杰玛告诉他们,那是政府瞎编乱造的,老外们竟然更加相信杰玛。这样的日子久了,杰玛不知不觉从一个贫穷落魄的孤儿,变成了一个帅气阔绰的小男人。
潜规则揭露:我不管他真情实感还是无病呻吟,我只要能达到我的目的就行。难得这么多人捧我的场,我总不能因为一个小诚信而牺牲大市场吧?
故事四:上海有名记者,为了写一篇有关乞丐的文章,到街头去观察乞丐,一整天下来他没有发现乞丐身上有什么可以写的地方。第二天,他打算自己乔装成乞丐,设身处地地感受一下做乞丐的滋味。他选择在城市一个地铁站台行乞,整整呆了一天,期间他还看到一些熟人过来朝他的破碗里扔钱,当然他们没有认出他来。当他晚上回到家数一数碗里的钱时,他震惊了,如果按照每天这样的收获,每个月的收入比他在报社工作的月薪水整整多一倍。第三天,他又装成乞丐蜷缩在另一处地铁站台,当天的收入比前一天又多出一些。第四天,他直接像报社递交了辞职报告,他决定以后就和乞丐为伍了。
潜规则揭露:物质和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施舍的情感那也是情感呀,既然情感可以不劳而获,何必再去煞费苦心地去折腾自己的神经系统呢?
故事五:欧洲有个昏庸皇帝想以最快速度造一座豪华宫殿,滥用平民做苦力,由于战争频频,老百姓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宁死也不肯工作。一位大臣给皇帝出了个主意,叫皇帝到工地现场去鼓励一下人民,皇帝果然去了,在施工现场,所有工人都仇恨地看着皇帝。皇帝高声地喊了一句:“臣民们,你们辛苦了。”虽然工人们并没有改变愤怒的颜色,但有一些人已经把紧紧握住的工具放了下来。之后每隔几天,皇帝都会到工地现场去,每次都依照大臣设计好的台词讲几句宽慰的话。工人们的情绪逐渐地稳定,而那座豪华宫殿也在预定的期限内顺利的完工。
潜规则揭露:感动一个人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情,真与假,善与恶,又有什么可计较的,我感动了你,你满足了我,这不也是种双赢的战略嘛。
PS:文章内容不涉及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请看贴者务必冷静,切莫大动肝火,保重身体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