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面之缘玄机命运 |
分类: 早子·情感乱谈 |
一面之缘藏着多少玄机?
文/早子
一面之缘是何意思,不用我多解释,反倒是如果我给它加了个定义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对任何事物的定义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多种,你定义的再好也只是从一个方面理解的结果,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我们各自心里都有个数便行,重点不是去谈论一面之缘究竟是什么,而是谈谈我们怎样看待一面之缘。
也许若干年前谈论一面之缘,我们不会怀疑它指的是发生在一对男女间的事,然而如今随着社会观念、思想、意识的转变,在对这个词的理解上应该有了新的认识。在同性之爱渐渐被认可的现在,如果你仍然把一面之缘局限在一男一女间才能发生,势必会引起诸多同志的反对甚至抗议。既然同志渐渐被视为合理,既然同志之爱渐渐被人们接受,那么关于同志的一切都应该跟着转变。
一面之缘从字面上看,可以从两个部分去分析,首先看“一面”,此一面非彼一面,它指的是故事的两个主角第一次相遇,是萍水相逢。这“一面”,看似平常,却牵引着一个很浪漫的故事。为什么这“一面”能够起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能回答,那是导演的安排,那是剧本的设计,那是情节的需要。说的实在点,那是命中的注定。所以这就自然引出了另一个焦点——缘。缘是何物?佛曰不可说也。其实不是不可说,而是说不清。我们说缘,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更确切的描述,也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前因后果,只能用缘去解释,缘即包括了因,又包括了果,缘包括了因果,可是它的因果很玄妙,甚至很敷衍。偶然是因,必然是果;偶然也可以为果,必然也可以是因。这样,任何事都可以是缘,一旦我们无法定义某件事,它便是缘了。一面之缘里的故事其实是一种偶然,也可以是必然,我们既然把它说成是缘,就由缘去决定,缘包含了偶然与必然。
其实照我这么解释,缘只会越来越玄妙,但是没办法,以玄对玄,才能游刃有余,否则只会流于浅俗。正如某人曾说,要写一篇评价普鲁斯特《洛丽塔》的评论文,开头就要写一个长达几页的长句,这样才是对《洛丽塔》最好的诠释。所以,谈缘这样玄妙的东西,我自然不能正经严肃地去论述。
然而,我以上说的都没有正面去谈论对一面之缘的理解,却只是抓着缘字不放。但事实上,我并不信缘,在我眼里,许多用缘去定义的事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就拿一面之缘来说,我给出三种情况加以分析:
第一,
第二,
第三,
这三个故事都是发生在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后的过程,第一个故事应该是标准的一见钟情;第二个故事虽然只是男方对女方的倾心,但是如果没有那个一面之缘,恐怕也无法发生后来的穷追死缠;第三个故事多了一个人物,但是和第二个故事一样,甲和乙只是单方向的爱慕,只因第三个故事中的甲没有第二个故事中追求恋人的能力,所以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乙与丙比翼双飞,然而这个故事中甲与乙的一面之缘同样是个起点,没有这个起点就没有后来的情节。
这样的故事并非不切实际,在现实中也不算罕见。比较这三个故事,一面之缘都是相同的状况,可是其带来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意味着什么?一面之缘只是一种相当平凡的相遇,它的发生是偶然的,它的影响也不是唯一的,简单说,一面之缘并不特别。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很重视一面之缘甚至把它当成信仰一样供着?其实也不难理解,比如故事一中的甲乙结成了情侣,也许他们发展更深直到结婚,那他们必然会把这幸福的生活归结为那一面之缘的功劳;故事二中也大概如此,至于故事三,甲不该去抱怨那一面之缘的不灵验,只能怪自己无能,但是对于乙来说,她始终要感谢与甲的相逢,是这个一面之缘引出了丙。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相信一面之缘的人多数是因一面之缘给他们带来好处的,而一面之缘所带来的善的结果无非是给男女带来一场恋爱(当然不止这一个),正像有人说的“恋爱中的男女是无知的”,他们因此而产生的对一面之缘的崇拜无疑也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以上是一个方面。人与人的一次相逢在人的一生中何止上演过千遍万遍,可以说我们天天能够遇到陌生的面孔,天天可以发生“一面”的场景。众多的“一面”并没有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偏偏当遇见某个人之后,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难道不是一面之缘的结果?或许吧,但理解这个过程还需要更全面些。确实,人生中的“一面”何其多,可偏偏与某人的“一面”就能够带来友情,带来爱情,甚至带来婚姻。电影、电视中也经常呈现一段浪漫的爱情,而这些有一部分恰恰便是因一面之缘而起,可是我们再仔细点,便能发现另一个现象,电影、电视乃至现实生活中演绎一见钟情,一见倾心的主角们长的多么潇洒端庄而又亲切可人。电影电视可以理解,它们毕竟是艺术产品,须要进行加工美化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但其实这仍然是在模仿现实生活的画面,并没失去太多的真实。现实中一见倾心的主角要么是双方都相貌端正,要么只有一方如是,至少有一个要形貌齐整,因为至少要产生单方向的追逐,一面之缘的故事才能发展,那么其中一方必然要具备吸引对方的魔力,至少不能五官不正、行为猥亵才是。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那么多的“一面”中,只有极少数能够促起一面之缘的故事了。因为,人们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在与众多人发生“一面”的际遇中,这些人没有通过他的价值标准,所以自然无法带来一面之缘。直到某个符合其价值标准的人的出现,一面之缘的故事终于发生了。由此看来,一面之缘其实是带有选择性的,说好听点,那是谨慎、细致,说的实在点,那其实不过是势利。我想,一面之缘的主角中永远不会有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乞丐的搭配,也不会有一位贫寒老者与一位千金小姐的组合,这种带有歧视性的价值取向会是缘分所要求的吗?缘不会这么势力,缘不会这么狭隘,普通人所谓的一面之缘不是佛家讲的缘,切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我不能强迫谁去信缘或不信缘,但从一面之缘这个例子来看,我们大多数人所谓的缘根本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不是那个抽象的玄妙而不可测的缘。其实信不信一面之缘对社会总的思想状况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关键不在于一面之缘有多重要,而是这个词揭示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
宗教有信,学术有道,守信得道者少,失信窃道者多,道之不存,信将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