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子
东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7
  • 关注人气:6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山普照寺---并百篇留念

(2009-12-21 12:43:08)
标签:

杂谈

分类: 遗匣旧稿

    那年夏初,经朋友介绍在西山普照寺住了几日。

    这个寺荒废多年,前几年被海淀的外籍富商从文物部门买下,只修缮维护,不对外。看寺的是一对夫妇带着小孩。种了一地的菜,刚出新苗。

    铁门常年紧闭,所以清静极了。在北京去过大觉寺明慧茶院的人不少,我去过一次就不再想去了,人太多。寺门外就是集市,香火盛,生意好,在中国哪儿的庙都一样。

    从大觉寺向北走穿过村子五百米,就是普照寺,一里之遥,人迹罕至。

    寺始建于六百年前的明代,正殿佛堂门前那株老银杏就是当时所栽。寺院是东西向,解放后修战备铁路,被拦腰截断,寺里放生池以东的前半部分没有了,剩下的是后院。佛堂也很有意思,早就没有了佛像,清季民初德国人把它改成了基督堂,在原本中式建筑的后面加了一个八角状外凸的礼拜室,显得不伦不类。

    正殿旁穿廊而入,就是后院,一个规整的四合院,被收拾出几间简单的客舍。院里几棵梧桐才发新叶,一颗硕大的蜂巢悬在檐下。院内东屋,穿堂而出就着高台建起一座轩,名“听雨轩”,半卷着珠帘。来的第二天就落雨了,初夏的雨不大,正在听雨轩里喝茶看书时,偏巧有几位雅客伴着一位古琴老师来了。点上点儿水沉香,听雨赏琴,真是山间绝景。

    这里从早到晚也没几个人,吃饭的时候,看寺的女人自会从前院寻过来,喊你去吃饭,一个食堂样的房子,宽阔无比,不见荤腥就是山里种的几样菜。

    山寺里空寂的什么声儿都嫌大,尤其入夜以后,山里面黑的早,静到极致反而是什么声音都能入耳。其实是心里不踏实而敏感,狐仙鬼魅神异故事的发生地经常是在此般的山居野寺。胡思乱想半天,啥也没来,真睡下了,倒是极沉,直到天明。

    住了几日从山上下来,总念着这份儿清净。机缘巧合,碰上了上书房,那时的上书房,空了十多年,院里树荫遮天蔽日,积下来的落叶有一脚深,屋子破败不堪毫无生气。没有犹豫,带着心里的清净简单收拾了下,搬了进来直到现在。

    今年再去普照寺,又在新的修缮中,进去转转还成,喝茶、住宿都不成。不过有了上书房,自己心里留得住清净,就不必再强求非要上山才能寻得到了。

    当时去的时候没想着带相机,没留下焚香听雨赏琴的影儿,真是可惜。还是要看图说话,毕竟进过普照寺的人不多,借用一个朋友照的相片简单说明一下。

    算来这是第100篇。从三月开始到现在,竟也写了十数万字,本以为像我这样懒的人,坚持不到百篇也就挂了,因此值得小小庆贺一下。并万分感谢一直坚持着看我废话的朋友们,不是你们毫无原则的支持,我早就歇了。

 

西山普照寺---并百篇留念
正殿,门前的老银杏,右手连接着后院。

西山普照寺---并百篇留念
正殿后面外凸的小礼拜堂

西山普照寺---并百篇留念

放生池的水兽

西山普照寺---并百篇留念
听雨轩的高台

西山普照寺---并百篇留念
普照禅林

西山普照寺---并百篇留念
房后的山坡,前面是那条战备铁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