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上琼楼最上层---说说境界

(2009-07-22 22:15:01)
标签:

琼楼

家长里短

境界

法言法语

杂谈

分类: 遗匣旧稿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之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之《鹊踏枝》)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之《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之《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

这段话看了好几年,每次理解都不同。

再讲个故事。十几年前,认识中国微软的一伙人,他们对微软的王大律师都佩服之至,每次提起必是无比崇拜,我却一直无缘得见。后来在一个电视节目里见着了,后来说到此事,我的观感是,这位王大律师若不是个没啥本事出来蒙事的,就必定是高明得不得了的高人,绝不会是普通中等。理由是,学法律的人,初学时基本功不坚实,脑子里还没形成固定的概念,还没有浸透,此时他若说个问题,定是通篇普通大白话,极难蹦出半个术语,说什么都像家长里短;学到深处后,基础坚实,概念深入,浸透了学深了,这时说话,就全是法言法语,概念定义,家长里短说的都像是做法律学术报告;再深一层次,就浅出了,抛掉术语又变回白话,做学术报告都像家长里短。而他们这位王大律师,在电视里一句术语没有说,全是白话,必定深不可测。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就是境界。

其实还有第四个境界,民初四公子的袁克文,在洪宪拥立的闹剧中作了一首诗,奉劝头脑发热的父亲,“绝怜高处多风雨,莫上琼楼最上层”。结果呢,大家都知道,这琼楼最上层的滋味真不好受。

当然这是玩笑话。王国维对意境所做的描述已经很形象化了,再做多的解释纯属多余。每次见到或者提到关于境界、格调、品味等诸如此类的名词,都会不由自主用这三首词去套,很有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