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尾巴》一课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分析
(2009-12-29 16:25: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资源 |
对《比尾巴》一课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分析
黄龙小学
在构筑有效课堂教学活动里,我教研组开展了上课、听课、评价分析等系列活动。我就 卢秀珍老师上的《比尾巴》第一课时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进行如下分析: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环节——在课题出示后老师让学生学记“尾巴”一词,卢老师评价:①巴,要读得又轻又短,再读一遍。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环节——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尾巴大赛,卢老师评价:④我要表扬××、××、××这三个小朋友,他们边读边划。
老师出示动物的名称后后,让学生读,卢老师评价:⑤读词要干脆些,不能拖音。
学生记字形时,卢老师评价:⑥可以,只要用你自己的方法记就可以。
整体感知、学习问句环节——生在回答比赛项目后师出示6个问句并问发现了什么时,卢老师评价:③当然了,都在比尾巴嘛。
读问句时,卢老师评价:④声音要响亮。
学习答句环节——卢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有:⑥嗯。
存在的问题:
1.在整堂课中,卢老师针对个体的教学评价语有14次,针对集体的教学评价语有8次。评价语缺乏个性化的激励性的话语,较单调。
2.生字的识记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自由识记,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这有点不妥。字形识记有方法可循,老师还是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的。
3.问句读法的指导有评价语,但对于问句的正确读法没做更准确的指导。
建议:
1. 针对个体的教学评价语与针对集体回答的教学评价语使用次数应均衡而巧妙。评价语要以鼓励性为主,多发现学生课堂表现中的闪光点,个性化的激励性的评价语应多使用。
2.识记方法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评价语言进行引导,如:这是编字谜法;你用了数笔画法;结合图形法也是一种巧妙的识字方法等。这能更好的让学生明了识字方法是多样的,要合理使用,记得方便又巧妙。
3.问句朗读末尾语气应上扬,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并在学生朗读后做出恰当的评价与指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