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w690/511680eagd4c49b67f144&690
想起了童年时的过年⑤ 【串亲】
老家过了年,正月初二是嫁出的闺女和女婿一起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尤其是第一年回娘家的新婚夫妇,岳父母全家将非常郑重地接待新“姑爷”。老家北屋是正房,进客厅门靠后墙都是八仙桌子,两边各摆放一把太师椅。左边(桌子东边)是上座,是给新“姑爷”备好的座。今年虽然其他姑爷都是“连桥”姐夫,“资格”老,年龄大,但也只得靠边儿坐,就是这一家的上辈儿老“姑爷”也得屈尊让位于这位新妻侄女女婿。开席前,把大桌子拉开,两太师椅往里移动,新女婿被推让到左首正座上,正襟危坐。右边的座一般就是其他姑爷中资格较老的人选了,下边就按辈分大小,年龄大小,依次入座。请注意:这个座席位置,主人或者主持人一定要安排得当,否则不满意者酒后会闹事儿。我们村王xx过年去东乡岳父家拜年。主持人没怎么重视他,安排的座位不合适,王xx不快,几杯酒下肚起了作用,后借酒遮脸儿把大桌子给掀了,弄得杯盘狼藉,一塌糊涂,然后扬长而去,岳父一家怎能奈何?酒席不欢而散。
妻兄妻弟坐在最下首,还得上烟敬茶斟酒,毕恭毕敬,满面笑容,四面春风,八方玲珑。宾主坐定,酒菜上席。席间大家都陪着新姑爷饮酒把盏,连桥们轮番分别向新姑爷敬酒。百般殷勤恭维之中,不能不说没有想让新连桥多喝点儿出点儿丑的友好“伎俩”。岳父老泰山只是微笑着,不阻止,但也不支持,过年就得热闹热闹,平时也难得相聚这样齐全完美。妻兄也不好意思起哄小妹夫,妻弟则摇旗呐喊,与众姐夫结成统一战线,向新姐夫大举进攻。旁边可急坏了岳母娘和新婚不久的小娘子,岳母讪笑着、嗔怪着这些老女婿,别让新女婿喝多了当众出丑。大、小姨子只是看热闹,新娘子则伶牙俐齿从外围向姐夫们口头还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站在丈夫一边,但是上不了阵,干着急,使不上劲。回过头来,瞧瞧众姐姐,嗔怪姐姐们不帮忙,姐姐们偏装作没看见,只是笑。看看八九不离十儿了,岳父下令鸣锣收兵,救了新姑爷的驾。其他姑爷虽然余兴未尽,但摄于老泰山的龙威,也只好作罢。回过头来装模做样地向小姨子致意道歉。
这种现象在那时的确是这样(据说现在还是这样),当然都是烘托气氛,乐呵乐呵,并非有恶意。以后就没有这种场面了,没有那么多闺女和姑爷了。
那时头一年的新婚夫妇回娘家都是坐马车、牛车,自己没有就借别人家的,还得求个赶车的。以前都是木轱辘车,后来农业合作化以来,合作社里换上了胶皮轱辘车,既轻巧又舒服。车棚是自己扎的席棚,就像江南水乡的乌篷船一样。1957年春节后,大哥与大嫂新婚头一年去给岳父拜年,用的是我村兴华农业合作社的马车,是胡洪恩叔的赶车的,那时是很气派的了。记得出发时还在车后放了一挂火鞭,以示送行。并不是都坐车,车少排不上号,大多还是步行走。那时全村也没有一台自行车,只是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大队才买了一台新自行车,头批国防牌,车圈是黑色油漆,还有两道红线,青岛产,后来改名金鹿牌了。
山东老家春节后的天气就不冷了,从大年初二开始,纷纷出门走亲戚拜年。大道上南来北往的人特别多,人们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并非都是自己的,也有借的别人的),挎着个竹篮子,或者背个布包,里面是拜年的礼物。无非就是些大馍馍,菜馍馍、枣花卷子、粽子,再就是两包点心,这就是不错的礼物了。“过年的礼儿,薄起纸儿”,就是这点薄礼儿,主人一般都不留下。如果客人执意要留下,经过双方撕撕把把,拿出来,又装上。这样反复几次,最后留下面食一类的,或者再装上自己家的换换样,那两包点心是万万不能留下的。谁都明白这两包点心一定要走完所有的亲戚才能完成它的使命。这两包纸包的点心经过多方旅行,家家户户的出出进进,最后已粉身碎骨了。就是这些点心碎块粉末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得到的。有老人的给老人吃,有孩子的给孩子吃,这种点心当时每斤不过5角钱左右。点心碎了,馒头也个个儿被风呲裂开了大口子,摩擦的面目全非。
我说的这些,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相信,但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亲朋好友之间没了来往,没法来往了。个人吃饭都没有保障,客人来了怎么招待?“穷怕来客富怕贼”。那时真怕家里来客人,所以亲朋好友也都不来往了。记得母亲的娘家二侄女梅姐那时路过我们家,饿得走不动了,只好到亲姑家讨口吃的。我妈心疼侄女,把从食堂领回来的那份可怜的饭,一个野菜窝头(含微量粮食),给梅姐吃了,自己却只吃了些野菜。梅姐终生难忘亲姑的恩情,经常提起。这就是“人饿了帮一口,强起人不饿帮一斗”的真实写真。这一个糠菜窝头关键时刻救了梅姐的一条命,如果不是这个窝头,也许梅姐就回不到离姑家还有六公里的自己家——康庄。那时候虽然没有“朱门酒肉臭”,可是“路有饿死骨”却并不稀罕啊!此言并非危言耸听。http://images.ccoo.cn/tec/2006926/200692621363432.jpg
http://cupic.img168.net/bbsfile/forum/month_1105/11050921105120cbf83dcda08c.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