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型六级的重点是听力理解方面的测试,听力分值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按照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6级后应具有一定的听的能力,对题材熟悉、难度略浅于精读课文、基本上无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50词的听力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似乎并不太高,但却为广大考生提出了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提高听力不但要求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熟悉文化背景知识,而且还要考生训练掌握在片刻间获取信息、储信息于短期记忆之中并加以归纳判断等的综合技能。要达到这一目标不能单靠1-2节听力课本身,而必须在全面提高读、写、说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中实现。
本书编者对听力理解所作的做题方法分析,充分表明考生听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了以下4个方面的基础:
一、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基本的听力技能
四、正确有效的听音习惯
而其中尤以坚实的语言基础为先决条件。下面就听力理解所考核的语言能力加以分析说明。
一、坚实的语言基础
坚实的语言基础指的是熟练掌握语音、语法、基本词汇以及常用句型,包括口语中的一些习惯表达方法。
1.语音:包括辨音、音变、句重音、语调等方面。
1)
辨别音素是学生突破听力理解的第一关,不能正确辨音(这往往是自己发音不准所致),极易导致听力理解上的错误。例如:
The professor collected the papers
himself.
The professor corrected the papers
himself.
只有一音之差,所提供的信息却完全不同。又如:
It’s a great pleasure.
It’s a
great pressure.
两者读音非常相似,意思却截然相反。
2)
除了识别单个音素之外,学生还必须熟悉快速语流中的音变现象:
a.同化
Could you give me a helping hand?
其中could一词本应读成/kud/,但当后面紧跟着you/ju:/时,尾辅音/d/与/j/同化成另一个辅音/5/。如不熟悉这种同化现象,一旦听到/6/便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云。
b.连读
连读是口语中经常出现的音变现象。例如:
in an hour连读后成了/7/
worn out连读后成了/8/
c.弱读
通常句子中除了有重要意义的词带有句重音之外,其他词往往弱读,如助动词、连接词、前置词、人称代词等。例如: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I will tell you how to do it.
考生必须熟悉这种语音现象,不能指望录音或讲话人会用同样的长度和力度读出每一个词。
3)
句子重音
句子重音往往是讲话者表达意思的一种语音手段,因此也是听话者理解话语的重要依据。例如:
Son:Mum,I’ve got a B in my math exam.
Mum:So you 'have passed.
have作为助动词本不应重读,但这里却带有句重音,言外之意是:“我原来以为你不会及格”。又如,在美国英语中can’t读成/11/,当紧跟在后面的是以爆破音为首的词如go时,t就失去爆破,听起来与can完全一样。区别I can go与I can’t go的唯一依据就是can’t带有句重音,表示否定。
4)
语调
同一个句子,语调不同含义就会出现差异,这也是常有的现象,必须引起考生的重视。例如:
A burglar broke into his↘house last night.
A burglar broke into his↗house last night.
前者用降调表示肯定,后者用升调表示怀疑。
2.语法
考生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所听到的信息。试看Test 3第1题:
M: You know, I’m wondering why
Mark complained so much about the food tonight. It’s as if it were
our fault. Maybe we should say something to him.
W: You’re right. After all, it was he who
suggested eating there. Let me handle this, OK?
Q: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Tell Mark to start paying
for the meal.
B) Tell Mark to cook his own food.
C) Tell Mark to put up with
choices he makes.
D) Tell Mark to choose better restaurant.
这里It’s as if it were our fault表示虚拟语气,意思是:“这好像是我们的错,其实不是”。本题答案为选项C。但有的考生因为没有掌握这一语法现象,把句子误解为“这是我们的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