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粒黑豆里能装多少忧伤

(2010-06-13 09:01:53)
标签:

诗评

育儿

分类: 评论赏析

黑豆里的母亲

◆安武林

妈妈,你藏在哪儿?

在那一大片黑豆地里,我领着弟弟和妹妹找啊找啊,就是找不到她。

每一个豆荚里,都有好几个藏身之处。母亲变成了一粒黑豆,我们如何能找到她呢?

这一次,她真的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她就再也不出来了……

母亲是49岁那一年变成一粒黑豆的。我们都知道,她一直想和我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但是,她优柔寡断,割舍不下我们……最多,她就到邻居那儿哭诉哭诉,然后红着眼圈又回来了。

爷爷和奶奶患了老年痴呆症,吃喝拉撒睡全靠她一人操持。爷爷和奶奶还要没来由地骂她。那些赶趟儿似的讨债人,母亲一个一个地去陪笑脸,而父亲躲了起来。她觉得很累……她说:我要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

母亲想去深山里的亲戚那儿去,但那儿也不清静。她能管住自己的手,但却管不了自己的心。她一次一次地说,但从来没有动过身。我们是她的孩子,她是她父母的女儿,而她还有丈夫,还有那些永远没有尽头的苦日子。她知道,属于自己的,是躲不掉、也推不掉的,她割舍不下……

这一次,她是多么迫不及待啊。她从没想过豆荚里是最好的藏身之处。那些黑色的豆衣既能挡住她的目光、也能挡住我们的目光。她神秘地笑着,匆匆地跑着,躲了起来。50岁,她是等不及了……

她49岁那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我们那儿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

另一件是我们那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涝。

而我,在千里之外的地方读书。这两件事牵动着我的心,揪动着我的神经,但我不知道母亲的秘密……

一百年的大旱,是积攒了一百年的绝望。母亲天天到邻居五婶家里哭诉:日子怎么过呀!五婶说:别人能过,咱们也能过。母亲不哭了,回家做饭、服侍老人、喂牲口、准备种籽……很多事都在等着她。

龟裂的土地不愿接纳任何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也不肯作任何承诺。就连母亲的泪水,也濡湿不了一点点浮尘。

之后,是一百年未遇的大涝。大雨就像母亲的泪水一样,没完没了地落,落得人心里发毛。小麦播种时节将逝,那些籽粒却播撒不下去。

牛在安闲地反刍,那是母亲唯一的慰籍。母牛怀着犊,母亲像个天使一样呵护着它,即便父亲拿一根稻草敲打母牛,母亲也会和父亲吵架的。

那些天,大雨倾盆。母亲不打伞,发疯似地去找邻居的五婶。跑了五六次,人家的门都挂着锁。最后一次,母亲去了,端着一碗黑豆。

母亲说:借你的黑豆还给你。你看,别人都记不得哩。

五婶说:哎呀,不就一碗黑豆嘛。

母亲说:要是我不管了,他们都不记得了。

五婶后来告诉我;你妈像疯了一样,好多人都觉得奇怪。她和这个人聊聊天,与那个人聊聊天。热切地想看看平日关系不错的人。她说她要走了,要走了,什么也不管啦。这是前兆,前兆啊。五婶说着说着泪水落了下来。

我不太相信迷信,一个人怎能未卜先知呢?如果此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断然不信。这一次我是信了,彻底的。人是有预感的。爷爷临终前迟迟不肯合眼,就是想再看我一眼——他最疼爱的长孙。弟弟哭着说:爷爷临终都未合眼,他一次次地问,你哥回来了吗?

那一天凌晨,雨住,父亲还在梦中。母亲悄悄起来,把母牛喂得饱饱的。因为要播种了,母牛还怀着牛犊,不让它吃饱怎么行呢?母亲在院子里的自来水那儿接水,想给母牛饮点水,不料,脚下一滑,咕咚,叮当……母亲倒下了,倒在泥地里……父亲听见异响,爬了起来……一切都晚了。

母亲微笑着,她故去后还保持着一抹笑容。

母亲倒在泥地里,身上却没沾一点泥。

她有一个孩子是写童话的,所以她留下了一个洁净的童话形象。

她住进了黑豆里,想和她的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不过,这一次,她不再让我们打扰她了。她想清净。

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和奶奶,一下子变得灵醒了,她是她们的女儿呀。他们哭,像孩子一样流鼻涕和泪水。他们望着女儿的遗体哭啊哭啊,眼巴巴的——可怜巴巴的——盼着能把女儿哭醒。

半年之后,爷爷病故;再半年之后,奶奶故去。他们寻找女儿去了。母亲住在黑豆里,爷爷住在酒瓶里,奶奶呢,住在每一件擦得亮亮的器具里……

从此,我不再吃黑豆了。我怕,怕咬痛了母亲……

一粒黑豆里能装多少忧伤

     

一粒黑豆里能装多少忧伤

      

 《黑豆里的母亲》   赏析

    文/无尘

 

     这些悲伤的真实生活的记忆终于在多年之后,浓缩成一粒小小的黑豆,藏匿进安武林老师的心底。此时,记忆之水是透明的,一直流动着,存在着……

    一颗小小的黑豆,引领来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波涛汹涌。

    读安武林老师的《黑豆里的母亲》,让我们看到一位母亲,在那样一个年代,在那样的艰难困苦的日子里,眼里流着泪,含着迷茫和无奈,努力而艰难地生活着。

    这样一位母亲,她是想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住的,比如去深山里亲戚家,但她同样是个伟大的母亲,也是个善良的母亲,她割舍不下多病的父母、年幼的孩子、自己的丈夫,所以“只是说说,却从来没动过身。”

    生活的磨难,终于还是压垮了母亲。看着她离去时的样子-----“母亲微笑着,她故去后还保持着一抹笑容。母亲倒在泥地里,身上却没沾一点泥。”文字用最直白的口语说出来,让人的心跟着隐隐作痛。

   记忆中最真实的河流,流淌着这样一首忧伤的歌,这是一篇孩子写给母亲的思念之歌,安老师用真诚质朴的语言诠释过去现在未来,让母亲最后的那抹笑容永远成了褪不去的一点黑色记忆,仔细地收藏进心底,母爱以最朴实的姿态盛开在每个读者的心中。

   散文《黑豆里的母亲》穿插进童话写作手法,把母亲的离去描写成和孩子玩捉迷藏,她藏进了豆荚里,不肯出来。由此可以看出来,安武林老师是个悲天悯人的作家,不想过多地描述生活的艰难困苦,害怕那些个艰辛会给读者带来太多的负面心理影响,所以他用婉约轻柔忧伤之笔轻轻地倾诉着,让母亲鲜活真实的站在我们的面前,让这些真实的人和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走着,就如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般。文中以童话的手法诠释母亲的来和去,让母亲永远活童话世界里,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是另类的难以言表的忧伤。

   最后,因为母亲藏在黑豆里。所以安老师说:“从此,我不再吃黑豆了。我怕,怕咬痛了母亲……”就这样轻轻地自然地倾诉着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爱,让每一颗心继续感动着。

   唯愿温暖的阳光永远照耀着这颗黑豆身上松软洁净的泥土,愿这颗黑豆里的母亲永远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发出芽、长出枝叶、开出星星点点的豆花来……

   等到微风吹过,黑豆荚笑开了嘴,这样一个黑豆里母亲啊,就会跳出来,瞬间恢复美好的样子,站在我们面前微笑……

   我一直觉得,喜欢写童话的作家,都有一颗柔软而细腻的心,越是经历过悲欢离合、经历过艰难困苦,越能用自己心里最柔软的一部分去包容世界,包容所有美的或者丑的东西。安老师就是这样,他用独有的童真的笔触,轻轻抚慰无限的伤痛,为我们展示了人间的最美的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