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芳林新叶  诗界好苗

(2009-08-06 10:18:39)
标签:

杂谈

诗评

分类: 评论赏析

原文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955c910100f29y.html

 

 芳林新叶  诗界好苗

                                          ——无尘儿童诗一束评析

                                                        金 

    当前,活跃在儿童诗坛的作家、作者,充其量不过百人。偌大中国,何其少耶!个中须眉居多,巾帼恰似凤毛麟角,且大多已达知命、花甲、古稀,甚或耄耋之年。因此,偶尔发现一个年轻作者,即显弥足珍贵,女性犹甚。无尘就是我在开博不足百日邂逅的一位儿童诗勤奋的笔耕者。

我们素昧平生,但从笔名,我却可以断定这是一位爱洁净之女性。加为好友之后印证了我的臆断。究问其详时,答曰:“希望岁月的尘埃不要蒙住儿子的七彩童心,同样也希望我和他一样。”多美、多好的愿景啊!她的回答比之我想,寓意更深几层。此笔名起得好!

    在写儿歌之前,她说:“在孩子小时经常给他念儿歌,是孩子造就了母亲。要不是孩子,我现在恐怕还不知道儿歌为何物呢!有了给儿子念儿歌的基础,渐渐地自己也喜欢上了儿歌。后来在儿童诗网和儿歌作家戚万凯老师玩儿歌接龙,觉得好玩,又慢慢有了写儿歌的欲望。”我想这正好印证了那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当我问她:“儿歌写了多久?”答曰:“今年5月才刚刚尝试。”追问为何而写时,答曰:“开始,仅仅是为儿子写他的成长记。”

    至今,她尽管没有在平面媒体上发表过一首作品,而在博客里却已是作品多多了。无庸置疑,她已经成为芳林中的一片新叶,诗界的一颗好苗,儿童诗创作队伍中之一员了。

我之所以拿起笔为她写这篇评析,是因为她发表在博文中的几束儿童诗起点很高,引起我的关注。从那淡淡的诗味儿里,可见其天分与工夫。窃以为,倘若经过名师指点,她在三五年内蜚声儿童诗坛也未可知,这就看其造化与悟性之深浅了。

   请读下面这首儿歌——

蝈蝈儿

蝈蝈儿,宝贝多,
花园里,藏果果。
小草小花偷偷乐:
“我们全都看见了!”

    由两个三三与两个二二三节奏组成的这首儿歌,首句入韵且一韵到底,颇给读者“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之感。拙笨的蝈蝈儿自以为“宝贝多”,并正经八百地在“花园里,藏果果”。可它恰恰忽略了花园里是长满了“小草小花”的。这就为“小草小花偷偷乐”找到了笑柄。当“小草小花偷偷乐”时,傻蝈蝈儿还不晓得是怎么回事呢!读到此处,颇让人忍俊不禁。

再请读下面这首儿歌——

夜晚歌唱家

蛐蛐儿,去K歌,
绿草丛里星光多,
花朵儿,做话筒,
唱到天明多快乐!

     由两个三三,二二三节奏组成的这首儿歌,首句入韵又一韵到底,同样给读者留下“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之印象。由此可见无尘的儿童诗语言已经掌握得比较熟练了。

    “蛐蛐儿,去K歌”,这种很时髦的语言镶嵌得很俏皮,读后给人以时代之感。“绿草丛里星光多”乃诗之语也。“星光多”虽然作者没有交代,但读者可以想象,除天上的星光之外,恐怕还有萤火虫们在为晚会点灯照明吧?果如此,就不但使晚会增加了众多的小伙伴儿,也为K歌烘托了气氛。

    这样写,一是具有诗味,其次,也是为“K歌”造景造势。用“花朵儿,做话筒”,既形象又顺势而为。说蛐蛐儿“唱到天明多快乐”,既是夸张也是事实。由此可见作者深谙小昆虫蛐蛐儿的生活习性。读罢,使读者联想到人类,不管是多有名的歌唱家,哪一个能像蛐蛐儿那样“唱到天明”呢?即便是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也只不过两个小时而已!令人不禁发出人不如虫之叹!如果有哪一个歌唱家能够像蛐蛐儿那样“唱到天明”,那真要创新吉斯尼记录了!

    当然,这首儿歌还不是那么尽善尽美,理由是第四句的韵字“乐”是仄声,而一、二两句的韵字都是平声。这样就破坏了这首儿歌整体的音乐美。怎么办?将“多快乐”改为“好快活”即可。因为“活”字既入韵又是平声字之故也。如此改动,未知作者以为然否?白璧虽有微瑕,而不掩瑜也!

再请读下面这首儿歌——

小小子做梦

小小子,梦里游,
白云里面翻跟斗。
天黑黑,玩累了,
抱个月亮做枕头。

     又是一个由两个三三,二二三节奏组成的这首儿歌,首句入韵又一韵到底,看来作者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儿歌的这种音乐节奏。儿歌之所以称之为“歌”,是自有其道理的,低幼儿童可以边诵边唱。“歌”者,唱也,属于音乐范畴者也。既然如此,儿歌就必须要有音乐节奏,而音乐节奏的构成离不开分行排列、压韵与顿数节奏等要素。否则,只具前两者,而无鲜明的音乐节奏即是儿童诗而不能称为儿歌者也。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云:“音乐的命脉在节奏。”诚哉斯言!

    我并未见过无尘的小宝宝,但我却敢断定一定是个小男孩儿。不然,怎么会有这个题目呢?是生活给了无尘观察的机遇与创作的灵感之后,方有此作也。

欢蹦乱跳了一天的“小小子”入梦之后,仍然意犹未尽,竟然在“白云里面翻跟斗”,真的活象个孙猴儿。“天黑黑,玩累了”之后,竟然“抱个月亮当枕头”。夸张而有童趣,想象力不可谓不丰富,联想力不可谓不恰切者也。

    这首儿歌写得尽管不错,但“梦里游”三字却不妥。因为,梦游是一个人在睡眠中无意识地起来,并完成复杂动作的症状,俗称“梦游症”。我想,无尘的小宝宝虽是个“小小子”,也还不至于有“梦游症”吧?窃以为,是作者为了首句入韵之需,也未可知。出现这种笔误,可能是因为作者是从宝宝在睡眠中所表现出的样子而联想所得。读者大可不必苛求一个初学者。

    再请读下面这首儿歌——

蝴蝶和树叶儿  

花蝴蝶,没有家,
下雨了,咋办呢?
树叶儿,拉拉她,
到我身后躲躲吧!

“呢”字,有ne、ni、na 三种读法。在此读na 四声。否则不入韵。

“花蝴蝶,没有家,下雨了,咋办呢?”此为实写。三四两句为虚写。虚实结合方有诗味儿。看来无尘对这种传统写法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

“树叶儿”当然不会“拉拉她”的,拟人者也,并颇有人情味儿。“拉拉她”,干什么?“到我身后躲躲吧!”多么好心的“树叶儿”啊!作者用拟人之法,塑造了一个非常富有人性之美的“树叶儿”形象,读后印象颇深。好作品就是这样,如此可堪玩味的好儿歌,让人喜欢读、喜欢背、喜欢诵,且喜欢念给别人听,心血来潮时,还要喜欢评析一番,如吾此样,岂不乐哉?

    我问无尘,写儿歌有何习惯?答曰:“写儿歌多在孩子晚上入睡之后,或早晨睡醒时分。”我想,作为一个年轻妈妈也只有在此时才能静下心来进入创作状态,实属不易!如此而观,做男诗人难,做女诗人则更难。因为,除了事业和爱好之外,女人还要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那要占去多少宝贵时间,无法计量。难道不是吗?!

    再问无尘:“儿童诗创作始于何时?”答曰:“始于2008年7月。”如此看来,她写儿童诗先于儿歌的时间竟达一年有余,难怪她的儿歌写得起点如此之高了。却原来有着儿童诗的基础。这也让我想起著名诗人艾青“诗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入场券”的著名论断。是啊!儿歌较之儿童诗有着更为鲜明的音乐节奏,如果没有儿童诗的基础,又怎么能够写出优秀的儿歌作品呢?否则,正如一个小孩儿,还不会走路就想要跑一样滑稽可笑。

    再请读下面这首儿童诗——

和  

“这半个月亮分给你,
我们和好吧!”
青蛙指着水中的月亮,
对蛤蟆说。

    常识告诉我们:青蛙和蟾蜍统称为蛤蟆。这即是说,青蛙与蛤蟆是一种小动物,或者互为别称。这首诗的妙处即在于此。此诗采用拟人手法,就像两个闹别扭的小朋友,在和好时说的话,很朴实,但又很真诚。关键给对方的是“半个月亮”,这就有了诗的味道与戏剧性。小主人明明知道对方不可能从水中得到月亮,却偏偏要这样去说,既难为了对方,同时又让对方尴尬而无话可说。这种尴尬,有味、有趣、有嚼头、有回味的余地。聪明的小主人有点嘎,有点动心眼儿,甚或有点坏劲儿。这就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极有个性跃然纸上的小主人形象。

    作为《歌词月报》老编辑,很多歌词新秀从天津码头启船,走向全国,蜚声乐坛。也许是职业使然,我对“新叶”及“好苗”,不论其年龄长幼,性别男女,只要他、她写出好作品,都是要为之鼓之呼之的。两年前,我曾出版过一本《歌词艺术初探》,内中收集的大都是为他们写的歌词评论,就是凭证。

无尘尚在而立之年,前途无量。我真诚地寄希望于彼,望她多读书、多观察、多体验生活、更勤奋地写作,争取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儿歌与儿童诗作品。只有甘于寂寞,才能不再寂寞,才能享受走出寂寞之后所带来的惬意与自娱。这种感觉是只有个中之人才能感受得到的。难矣哉!甘于寂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吾侪有理由拭目以待!

                                        2009、8、6

                                                    于津门迟悟斋

 

 

 

(感谢金黎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