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2012-02-17 10:49: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幼儿美术研究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度发展状况的评价;
二是对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评价,包括对美术活动目标、内容、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对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度发展状况的评价,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评价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
二是评价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
过程评价:九个方面,四中水平行为。
1、构思方面:
是幼儿能否在创造之前预先想好创造的主题和内容的标准。四种水平或类型:A事先构思出主题和主题内容,动手之后围绕构思进行创造;B预想出局部内容,完成一项后再做新计划;C动笔后构思,由动作痕迹出发,想到什么画什么;D只有动作活动,没有形象的构造,表现出在纸上随意涂抹或反复掰泥、撕纸。
2、主动性方面:幼儿在发起和投入美术活动时的情况的标准。四种水平类型:A由自身兴趣、愿望支配,自动进行美术活动;B由特定材料引发,开始进行美术活动;C看到别人从事美术活动,自己跟着做;D在成人的要求下开使美术活动。
3、兴趣性方面:是否情愿投入美术活动,活动中是否有热情,感到快乐满足的标准。四种水平类型自动从事美术活动,对美术活动关注极大热情,完全沉浸在活动之中,默默无语;B欣然从命,愉快从事活动,在做的过程中会自言自语的流露出愉快之情;C对美术活动迟疑不前,活动中企图离开或张望别人做什么;D拒绝参加美术活动。
4、专注性方面:观察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注意集中与持久的程度的标准。四种水平:A能够较长时间持续从事已选定的活动,不受外界的影响,有时甚至第二天接着干;B能在同年龄幼儿一般可持续的时间内持续从事活动,中途偶有离开的现象发生,但还会自动回来,指导活动完成;C需要鼓励,才能把活动进行完毕;D不能把活动完成,中途改变活动。
5、独立性方面:判断幼儿能否自己决定活动任务并完成任务的标准。四个水平:A自己决定活动任务,解决问题,拒绝别人干涉,独立完成任务;B主动请教他人,考虑比别人的建议,然后自己完成任务;C模仿他人完成自己的在作品;D接受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作品。
6、创造性方面:能否具有独创和表现意识与能力的标准。四个水平:A别出心裁构思,利用材料造型;
B重复组织以前学过的造型样式、方法和技能进行造型;C重复以前学过的造型式样、方法与技能进行造型;D只按教师当时传授的造新式样、方法与技能造型。
7、操作的熟练性方面:动作是否灵活、准确的标准。四种水平:A掌握工具姿势正确、轻松,操作动作连贯迅速准确,一次完成动作,作品质量好;B掌握工具姿势正确,操作平稳,但欠准确,中途修改,作品质量较好;C掌握工具正确但笨拙,操作动作迟缓,准确性差,有失误不知修改,作品显的粗糙;D掌握工具姿势笨拙有误,只有重复性动作,不能完成作品。
8、自我感觉方面: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四种水平:A自己认为很成功,主动请别人看自己的作品,并讲解含义,能慷慨地将作品赠人;B对自己的作品感觉满意,但不主动展示,听到别人的称赞感到愉快,希望保留作品;C认为不太成功,接受别人的看法,希望将作品交给老师;D感到沮丧,对别人的反应无动于衷或者抵触,对作品去向不关心或毁掉作品。
9、习惯方面:多方面,,习惯可以指个人的习惯做法、美术风格等,也可指大家都要自觉遵守的惯例和秩序。这里判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否有步骤、有秩序地工作。
一是顺序性四种水平:A有顺序有步骤的完成作品;B弄错步骤,发现后主动纠正,完成作品;C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混乱中完成之作品,作品有缺陷;D只完成局部,作品半途而废。
二是保持工具材料的秩序性方面,四种水平:A保持工具材料的固定位置,用时取出,用后放回;B大致保持原位,错放后能找到;C一片混乱,用后乱放;D不回取放,拿到什么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