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2013-08-22 19:05:04)
标签:

作用

尽可能

照片

匠心

教学活动

分类: 教育

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北师大学习心得

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与环节。班会设计与实施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是班主任管理技能的核心内容,是打造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最高效的教育活动。

班会最忌讳僵化的模式、单向的灌输、缺乏共鸣、以表演为主的模式。

成功的班会要体现主题突出、教育为要、全体参与,达到学生间相互理解,不良行为得到改变等目标。班会是德育的过程,德育是隐性的、情感的过程。

班会可以是一种活动。比如跟妈妈上一天班,参加一次劳动,开展某一项游戏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迟希新教授讲了许多生动的关于班会的启示故事。

一,从教学活动所能得到的启示:

关于《灰姑娘》的教学。中国的教学是远离生活和学生实际的假大空的说教,死板的分析,空泛的教条。外国的教学是紧密联系学生的当前问题的跟进,解决的是学生的实际问题,富有针对性的启发与引导。可以见得,班会也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

《背影》的情感故事是很好的教学范文。但新编的教材把它去掉了。原因是说父亲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情感教育应是班会所要重视的根本要素。

台湾的《价值澄清》的教学,设计了一些很切近学生实际的小问题,一步一步深入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在一种自觉与必然的情景下,懂得了许多生存生活的道理。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它并没有教条的说教,而是自然而然中蕴含了一种必然。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班会设计一定要独具匠心,凸显教育智慧。

二、一些故事的启示:

关于“官德轮训”的启示,有人建议那些脱离实际,贪污腐化的官员去监狱、劳动一线等各体验一个学时的生活,使他们的德行有所改变。这个例子启示我们在班会的设计中尽可能地多一些实际体验的环节,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明白一些只能体味、难以言传的道理。

在一则关于孝道故事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富翁领着母亲去镶牙,母亲要选最便宜的,周围的人建议选最好的,富翁尊重母亲的意见选了最便宜的,周围人都耻笑富翁抠门,富翁领着母亲离去,之后他又返了回来,偷偷对镶牙师傅说,就选择做好的但对母亲要说是最便宜的。大家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深受感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教育有时候是迂回的艺术,实话不一定实说。

冰山理论也适合于班会的设计,表面的内容只占十分之一,底下还有九分,这其中有情感的成分,表面的成分背后一定有深邃的内蕴。

三、一些直接的班会范例:

有学生在高考前早恋了。老师让学生选择了一首歌曲在班会上唱,就解决了问题。这首歌曲叫《窗外》,歌词是这样的:“今夜我又来到你窗外,窗帘上你的影子多么可爱,悄悄地爱过你这么多年,明天我就要离开;多少回我来到你的窗外,也曾想敲敲门叫你出来,想一想你的美丽我的平凡,一次次默默的走开!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假如有一天我荣归故里,再到你窗外诉说情怀。再见了我的梦中女孩,对着你的影子说声珍重,假如我永远不再回来,就让月亮守在你窗外。”试想,学生唱着这样的歌曲,他们会怎么样呢?

有一个高三班快毕业的七十天时间了,学生不想再学习了。专家给他们设计了这样的班会,一是撕纸,每人拿出一张纸,撕去三分之一睡觉的时间,再撕去吃饭活动的时间等等,看还剩下多少?第二个游戏是向杯子里装石头、沙子、水,先装石头,再装沙子,最后装水;如果掉个次序,先装水,再装沙子,后装石头,结果会怎么样?让学生明白,有些事,掉个个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四十岁做准备的例子,一幅图上,几个人扛着长长的十字架艰难地行进,因为,把太长,拖着不好走,有一个人自作聪明,把一截给砍了,走起来固然方便,但走了很远以后,前面有一道坎,必须把十字架撑在坎上才能爬上去,缺了一截的当然爬不上去了。

爱心拍卖会讲的是学生献爱心的例子。学生想资助一个贫困山区的学校,但不好跟家长要钱,他们就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把学生的作品拿出来拍卖,并说明意图,结果深深的打动了家长,很快筹集到了很多钱。

还有诸如,创意活动,爱的选择,微型班会,人生没有时空隧道等等。

迟教授还讲了平时积累的好处,比如一些动人的照片如显示父亲爱心的“背影”的照片等等。

总之,班会确实是当好班主任的必备条件,是很好的教育阵地,充分地利用好班会这个舞台,对教育工作来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